[1] |
栗冬梅, 杨卫红, 李庆多, 韩茜, 宋秀平, 潘虹, 冯云. 巴尔通体在滇西南蝙蝠中高度流行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9): 1245-1255. |
[2] |
陈旸康, 王益, 李家亮, 王文韬, 冯端宇, 毛康珊. 主流分子钟定年方法的原理、误差来源和使用建议[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5): 629-646. |
[3] |
陈博, 江蓝, 谢子扬, 李阳娣, 李佳萱, 李梦佳, 魏晨思, 邢聪, 刘金福, 何中声. 格氏栲天然林林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4): 439-448. |
[4] |
姚志, 郭军, 金晨钟, 刘勇波. 中国纳入一级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3): 394-408. |
[5] |
向登高, 李跃飞, 李新辉, 陈蔚涛, 马秀慧. 多基因联合揭示海南鲌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11): 1505-1512. |
[6] |
苏金源, 燕语, 李冲, 李丹, 杜芳. 通过遗传多样性探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致濒机理及保护策略: 以裸子植物为例[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3): 376-384. |
[7] |
王伟, 刘阳. 植物生命之树重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2): 176-188. |
[8] |
曹槟, 李国杰, 赵瑞琳. 大小兴安岭地区红菇属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成分[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8): 854-866. |
[9] |
陈志祥,姚雪莹,Stephen R.Downie,王奇志. 直刺变豆菜叶绿体全基因组及其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4): 366-372. |
[10] |
张亚红,贾会霞,王志彬,孙佩,曹德美,胡建军. 滇杨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4): 355-365. |
[11] |
董雪蕊, 张红, 张明罡. 基于系统发育的黄土高原地区木本植物多样性及特有性格局[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2): 1269-1278. |
[12] |
陈志远, 刘珺, 杨星鹏, 刘梦, 汪涯, 张志斌, 朱笃. 东乡野生稻可培养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2): 1320-1329. |
[13] |
赵国华, 王莹, 商辉, 周喜乐, 王爱华, 李玉峰, 王晖, 刘保东, 严岳鸿. 祖先性状重建法揭示铁线蕨属植物孢子表面纹饰的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1): 1228-1235. |
[14] |
杜新宇, 卢金梅, 李德铢.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质体基因组结构演化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1): 1172-1183. |
[15] |
孙德鑫, 刘向, 周淑荣. 停止人为去除植物功能群后的高寒草甸多样性恢复过程与群落构建[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7): 655-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