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06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09-20

    藏狐 (Vulpes ferrilata)是中国濒危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拔2,500 m以上的高山草甸和荒漠中。目前世界范围内对该物种的生态学知识了解甚少, 以至于IUCN无法给出合理的保护策略。封面为正在晒太阳的藏狐, 摄于2006年5月(摄影者: 章克家和王正寰)。见本期382–391页王正寰等的文章。

      
    论文
    舟山群岛变态后牛蛙的食性研究
    王彦平, 王一华, 陆萍, 张方, 李义明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363-371.  doi:10.1360/biodiv.060084
    摘要 ( 4193 )   PDF (350KB) ( 381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牛蛙(Rana catesbeiana)是极其危险的外来入侵种, 对当地生物类群的捕食是其主要的危害机制, 但目前有关其食性的研究均只局限于一个研究地点。为了全面评估牛蛙对当地生物类群的捕食影响, 2005年6月30日至8月11日期间, 作者采用洗胃法对舟山群岛8个岛屿(岱山、六横、秀山、佛渡、桃花、虾峙、册子和普陀山)变态后牛蛙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到变态后的牛蛙391只, 包括牛蛙成体113只和亚成体278只。食性分析结果表明: (1)按食物体积计算, 成年牛蛙以十足目、鞘翅目、蜻蜓目、中腹足目、蛙形目和鲤形目为主要食物, 亚成体牛蛙以十足目、鞘翅目、鲤形目、蜻蜓目、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幼虫、中腹足目和蛙形目为主要食物; 成体和亚成体牛蛙胃中食物的平均大小均随其体长增加而增大; (2)不同岛屿上的牛蛙在主要食物类型构成上存在差异。这表明牛蛙在不同地方对不同生物类群造成的捕食危害是不一样的, 充分反映了其生态危害的广泛性。
    城市化对城市麻雀栖息地利用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张淑萍, 郑光美, 徐基良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372-381.  doi:10.1360/biodiv.060013
    摘要 ( 5197 )   PDF (318KB) ( 423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城市化水平不同的8个区域中麻雀(Passer montanus的数量分布现状以及影响麻雀分布的栖息地因子。结果表明, 越冬期和繁殖期的麻雀数量均与城市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中心商业区、高层居民区和城市主干道中的麻雀数量均很少; 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城乡结合区、公园、城市的平房区及古建筑区域中麻雀数量均较多; 高校校园和低层楼房居民区, 虽然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 但由于植被较丰富, 麻雀数量也较多。平房面积、针叶树数量、阔叶树数量、空调数量、高层楼房的面积、硬化地面的面积、人流量及车流量是影响麻雀栖息地利用的重要因素。其中平房面积、针叶树、阔叶树、空调的数量增加, 可为麻雀提供栖息条件而有利于麻雀的利用; 硬化地面的面积、高层楼房的面积、人流量及车流量的增加, 由于减少了杂草等麻雀的食物来源并增加了干扰, 不利于麻雀的利用。结果表明, 虽然麻雀是一个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的物种, 但在快速的城市化变迁中,它已表现出对高度城市化环境的不适应。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 应考虑到为以麻雀为代表的城市鸟类提供生存必要的植被和繁殖场所, 构建人鸟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资源选择函数拟合藏狐洞穴生境利用特征的有效性分析
    王正寰, 王小明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382-391.  doi:10.1360/biodiv.060001
    摘要 ( 5404 )   PDF (371KB) ( 348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资源选择函数(resource selection functions, RSFs)在分析野生动物栖息地特征以及预测有效生境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但是由于RSFs的理论基础的局限, 使得该模型一直以来在研究低密度野生动物种群时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的争议。藏狐(Vulpes ferrilata)是一种低密度物种, 我们通过对2001–2003年获得的133个藏狐洞穴样方和随机选取的133个环境样方拟合资源选择函数模型, 并将模型结果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RSFs在水源距离、鼠兔洞穴数量、坡向、坡度、坡位和植被类型等6个生境变量中, 只对坡向、坡位和植被类型3个变量敏感且总预测率为75.2%, 复相关系数为0.485(Nagelkerke R=0.235), 同时3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水平也很低。偏差分析(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值为309.172, 说明模型的预测偏差较大, 判别效果不佳, 不能有效提炼藏狐洞穴生境的特征因素。而PCA结果显示诸变量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鼠兔洞穴数量、水源距离、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和坡向, 坡向的重要性最弱。我们还着重讨论了RSFs的理论基础和该模型在藏狐洞穴生境中失拟的原因, 同时强调为了能对野生动物的生境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应该综合多种方法。
    香港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
    姜立云, 乔格侠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392-399.  doi:10.1360/biodiv.060035
    摘要 ( 4155 )   PDF (286KB) ( 365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蚜虫是半翅目中一类体型较小的昆虫, 广布于世界各地, 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林害虫。目前, 国内许多地区已开展蚜虫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研究, 但香港地区因蚜虫研究基础薄弱, 至今尚未开展过系统研究。作者研究和整理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已有的香港地区蚜虫标本, 并参考大量相关文献, 从分类阶元、特有物种、动物地理区划和寄主植物四个方面分析了香港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发现香港地区已知蚜虫7科44属70种, 分别占中国已知科、属、种的53.85%、16.60%和6.83%, 多样性较为丰富, 其中有香港地区特有种6种。香港地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中位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 蚜虫物种以分布于东洋界、古北界+东洋界、东洋界+澳洲界成分为主。现记载香港地区共有蚜虫的寄主植物30科58属, 其中蚜科的寄主植物最为丰富, 其次为扁蚜科和斑蚜科; 寄主植物中寄生蚜虫类群最多的3个科分别为: 禾本科、桑科和樟科。虽然香港地区面积仅占中国总面积的万分之一, 但该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适宜的气候环境以及丰富的植被共同构成了有利于蚜虫生存的小生境, 因此蚜虫物种多样性较高, 这也是我国南方地区蚜虫物种丰富的鲜明体现。
    互花米草入侵九段沙河口湿地对当地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高慧, 彭筱葳, 李博, 吴千红, 董慧琴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400-409.  doi:10.1360/biodiv.060090
    摘要 ( 4350 )   PDF (571KB) ( 437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认识因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而给九段沙河口湿地昆虫多样性带来的影响, 我们于2004年5月到2005年10月间用网捕和收割植株两种方法对3个典型植物群落中昆虫多样性作了连续调查。研究期间, 共采集到昆虫11,300头。经鉴定为97个种, 隶属于12目69科。互花米草群落中昆虫的物种数、个体数量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土著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群落中的; 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较土著植物群落中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芦苇与海三棱藨草群落中昆虫群落结构更为相似。互花米草的入侵将可能导致九段沙湿地昆虫多样性的降低和群落结构的改变。
    樟科濒危植物思茅木姜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陈俊秋, 慈秀芹, 李巧明, 李捷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410-420.  doi:10.1360/biodiv.060104
    摘要 ( 4637 )   PDF (928KB) ( 366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ISSR标记对中国特有且仅在云南南部狭域分布的樟科濒危植物思茅木姜子(Litsea szemaois)现存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96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0条, 对103个个体进行了扩增, 共扩增出77条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为67条。分析结果表明: (1) 思茅木姜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 =87.01%, 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006, 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0.2466, 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Hsp=0.3826; 在居群水平上,PPB=37.99%, Ne=1.2500, H=0.1418, 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Hpop=0.2088。(2) 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700; 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Hsp–Hpop)/Hsp)为0.45。AMOVA分析显示: 思茅木姜子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 占总变异的72.99%, 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27.01%, 表明思茅木姜子属于异交种。(3)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的范围为0.8233–0.9761。经Mantel检测,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0925, P= 0.6931)。我们推断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的片断化是导致思茅木姜子濒危现状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目前其遗传多样性水平虽然很高, 但各居群个体数量很少, 因此应该对思茅木姜子各居群的所有个体实施及时的就地保护; 而遗传变异大部分存在于居群内的个体间, 所以在迁地保护时应在各居群内大量采样。
    猕猴桃自然居群SSR遗传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刘亚令, 李作洲, 张鹏飞, 姜正旺, 黄宏文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421-434.  doi:10.1360/biodiv.060056
    摘要 ( 4024 )   PDF (675KB) ( 488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同域分布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自然居群SSR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 以探讨猕猴桃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选用的9对SSR引物在两物种中共扩增出104个等位基因。选择频率在20–80%的SSR等位基因, 运用等样本对频率方法分别对同域分布的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各1个居群及其中华/美味猕猴桃复合居群进行了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值计算。结果表明: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遗传变异在居群内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空间结构, 尽管近半数或半数以上的等位基因在居群内表现为随机分布的空间模式, 但也有相当比例(29.6–48.0%)的等位基因在种内居群中和复合居群中(河南西峡51.0 %, 陕西商南44.7 %)呈现渐变、衰退、双向衰退或侵扰模式。而且其居群内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规律, 不论是在种内还是复合居群中都基本一致: 相距在100 m以内, 特别是30 m范围内的个体间的等位基因表现出显著性的正相关, 但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大逐渐显示出负相关, 说明猕猴桃属植物的有效传粉距离可能在100 m左右, 种子散播主要集中在30 m的近距离内。猕猴桃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是其传粉和种子散播等生物学特性与生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种子近距离的散播、花粉传播的有限距离及人为干扰是最主要的因素。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这两个近缘物种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 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猕猴桃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居群扩散及其地理系统发育进化等方面的规律, 并为制定相应的保育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三峡库区世坪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赖江山, 张谧, 谢宗强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435-443.  doi:10.1360/biodiv.060008
    摘要 ( 4510 )   PDF (355KB) ( 393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庆丰都世坪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是长江三峡库区低海拔区残存的较典型常绿阔叶林, 林内植物种类丰富。1hm2固定样地的调查表明, 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5种, 隶属73科142属, 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 与热带植物区系关系较密切, 但温带区系成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群落的外貌主要由中小型革质、单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群落成层现象明显,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 层间植物丰富。总之, 无论区系组成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世坪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是三峡库区宝贵的植物基因库,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在此设立常绿阔叶林保护区, 以保护本地区植被恢复的种质资源。
    新疆阿勒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面生地衣的物种多样性
    艾尼瓦尔·吐米尔, 阿不都拉·阿巴斯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444-450.  doi:10.1360/biodiv.060027
    摘要 ( 4464 )   PDF (260KB) ( 304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阿勒泰山地是我国著名水系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的发源地, 该山地地衣植物的研究在中国乃至中亚都占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地位。新疆阿勒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勒泰山东段, 气候在新疆最为潮湿, 其地衣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作者在该保护区选择6个植被带类型, 即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 研究了其地面生地衣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 阿勒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而且复杂, 共有地面生地衣植物5科6属46种, 以石蕊科种类最为丰富, 约32种。该地区不同植被带类型下地面生地衣植物物种的Sørenson 相似性系数在0.200–0.739之间, 以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带的相似性为最高(0.739), 针阔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带地衣植物物种相似性最低(0.200)。各植被带地衣优势种中白边岛衣(Cetraria laeuigata)、林鹿蕊(Cladonia arbuscula)、佐木氏珊瑚枝(Stereocaulon sasakii)、鳞地卷(Peltigera lepidophora)、喇叭粉石蕊(Cladonia chlorophaea)、东方鹿蕊(Cladina grisea)等的重要值在0.5以上, 其余优势种的重要值均在0.5以下; 山地森林带地衣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 在整个阿勒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面生地衣植物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 为该地区地衣植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 是地衣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洞穴鱼类: 概念、多样性及研究进展
    赵亚辉, 张春光
    生物多样性. 2006, 14(5):  451-460.  doi:10.1360/biodiv.050226
    摘要 ( 8166 )   PDF (534KB) ( 58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洞穴鱼类是淡水鱼类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类群, 其生活史的自然完成离不开洞穴或地下水环境。洞穴鱼类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类型, 前者具有易辨识的特殊适应性形态结构(如眼消失、身体透明等), 后者此类特征不明显。目前世界典型洞穴鱼类共记录有107种, 其中鲤形目和鲇形目的种类最多, 分别占49.5%和24.3%; 在科级水平上以鲤科和爬鳅科最为丰富。东南亚和中南美是洞穴鱼类多样性最高的地区, 有着世界上75.0%的典型洞穴鱼类。中国的洞穴鱼类具有物种多样性高、但集中出现在个别类群(如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和高原鳅属(Triplophysa))、物种分化强烈、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小等特点。洞穴鱼类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研究涉及系统学、生态学、生理学、保护生物学等众多学科领域, 但目前研究仍多围绕演化问题展开。中国洞穴鱼类研究还处于系统分类和区系研究水平, 其他有关学科的研究有待开展。

  • 微信号:swdyx_wx

  • 淘宝店二维码

  •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