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23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4-20
      
    中国南海北部鲎资源调查及北部湾潮间带中华鲎幼鲎潜在栖息地
    鲍虞园 李银康 林吴颖 周志琴 肖晓波 颉晓勇
    生物多样性. 2023, 31(4):  22407.  doi:10.17520/biods.2022407
    摘要 ( 79 )   PDF (1475KB) ( 7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鲎是珍贵的海洋活化石生物,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中华鲎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鲎资源和栖息地保护迫在眉睫。本研究对中国南海北部海域成鲎和北部湾沿岸潮间带幼鲎进行调查,2018年和2019年成鲎调查结果显示南海北部海域成鲎资源分布稀疏,两次调查99个站点,仅在15个站点累计发现18只成年中华鲎,且空间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湾海域;潮间带幼鲎调查显示2019年10个调查点幼鲎丰度为0.01~0.33 ind·100m-2,2020年14个调查点幼鲎丰度为0.01~0.65 ind·100m-2,其中北部湾海南海域沿岸发现鲎育幼场。基于潮间带幼鲎调查结果,运用MaxEnt模型对北部湾沿岸中华鲎幼鲎潜在栖息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中国海域沿岸潮间带的幼鲎高适宜区占比达18.39%,主要为北部湾广西海域沿岸、广东遂溪县和海南新英湾,这些区域值得重点保护。本研究结果可丰富中华鲎种群本底数据,为今后鲎资源保护和恢复行动的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 微信号:swdyx_wx

  • 淘宝店二维码

  •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