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子对鸟类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分布面积关系的影响
范平, 王欢, 温知新, 宋刚, 雷富民
生物多样性. 2025, 33(8):
25072.
doi: 10.17520/biods2025072
摘要
(
130 )
PDF (1694KB)
(
13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分布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因,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遗传多样性蕴含着物种对气候变化的潜在适应能力, 而物种分布面积则是气候变化与物种适应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气候因子可能是连接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分布面积的关键纽带,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 本研究以全球鸟类为研究对象, 选取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OI)基因片段为分子遗传标记, 分析了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这两个遗传多样性关键指标, 探讨8个气候因子(年均温、年均温范围、年降水、年降水范围、降水季节性、降水季节性范围、温度季节性、温度季节性范围)在单倍型多样性–物种分布面积关系和核苷酸多样性–物种分布面积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鸟类总体的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 ± 0.001 (平均值 ± 标准误差), 单倍型多样性为0.699 ± 0.011。气候因子对核苷酸多样性与单倍型多样性表征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分布面积关系的影响不同: 对于单倍型多样性而言, 气候因子主要通过影响物种的分布面积来调节单倍型多样性–分布面积关系(df = 6, χ2 = 10.77, AIC = 2,231.8, BIC = 2,270.5); 而对于核苷酸多样性, 气候因子可以同时通过影响物种分布面积和核苷酸多样性来调节多样性–分布面积关系(df = 0, χ2 = 0, AIC = 2,155.0, BIC = 2,219.6)。基于上述结果, 我们建议在探讨气候变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时, 应综合考虑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 以便制定更为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