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 2025, Vol. 33 ›› Issue (9): 25131. DOI: 10.17520/biods2025131
王利利, 李珍, 杨昱萍, 刘利, 高丽
Lili Wang, Zhen Li, Yuping Yang, Li Liu*, Li Gao*
摘要: 包头南海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区域,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然而,目前针对该湿地鱼类种群动态的长期监测数据积累不足,相关生态学研究也较为匮乏。本研究以南海湿地 6 种常见鲤科鱼类(鲢、鳊、鳙、翘嘴鲌、鲫、团头鲂)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肠道菌群结构,结合宿主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食性生态类型特征,探究菌群与宿主生理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共获得1,051,137条有效序列,被鉴定为11,108个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属于37个门和1,005个属;(2)菌群组成分析显示6种鲤科鱼肠道中存在共同核心菌群,其中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为共有优势菌门,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罗氏菌属(Rothia)为共有优势菌属;(3)LEfSe分析揭示物种特异性菌群,如鲢肠道中蓝细菌门(Cyanobacteriota)显著富集,与其上层水体滤食性生态习性相关;有20个差异菌属,如鲢的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和甲基红杆菌属(Methylorubrum)、蓝藻类群,鳙的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及鲫的候选属Competibacter(Candidatus_Competibacter)等,它们均与宿主的生态分布密切相关;(4)菌群结构与宿主生理指标显著相关:肥满度(R²=0.731)和DPPH抗氧化指标(R²=0.700)是主要因子,并发现与生长、抗氧化及食性相关生物学特征的指示菌属,如与生长性能指标显著相关的有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噬冷菌属(Algoriphagu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与抗氧化能力指标显著相关有弧菌属(Vibrio)、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与不同食性生态位特征显著相关的有海居菌属(Mariviven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候选属Competibacter(Candidatus_Competibacter)。上述结果显示,鲤科鱼类肠道中存在共有的核心菌群,推测这些核心菌群在短链脂肪酸生成、维生素合成及能量代谢过程中表现出功能保守性;而物种特异性的菌群可能通过协同调控宿主营养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及生长相关生理过程使宿主更好地适应特定环境;而物种特异性的菌群可能通过协同调控宿主营养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及生长相关生理过程使宿主更好地适应特定环境。相关研究结果为湿地鱼类资源管理和精准养殖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