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同林冠环境对缺苞箭竹地下茎长度(A)、比地下茎长(B)、地下茎基径(C)、地下茎分枝强度(D)和根的数量(E)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差)。 图注同图1。
-
不同林冠环境对缺苞箭竹分株地上部分形态特征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差, n=20)
-
不同林冠环境对缺苞箭竹分株生物量(A)、分株构件生物量(B)和分株构件生物量分配(C)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差)。 图中不同小写字母标记的值之间差异显著(p < 0.05)。Fu, 林下; Lg, 大林窗; Mg, 中林窗; Sg, 小林窗。
-
森林可燃物的层次体系结构(改自Sandberg, 2001)。梯子可燃物表示介于林冠和地表之中的可燃物层, 地表火可以通过燃烧梯子可燃物点燃林冠可燃物, 从而使地面火转化为树冠火。常见的梯子可燃物如较高的草丛、灌木和树枝。
-
三种模型拟合冬小麦光合作用对胞间CO2浓度响应的结果
-
冬小麦的光合作用对胞间CO2浓度的响应曲线(引自文献Yu et al., 2004)。 A, 3个光合作用对CO2响应模型拟合华北平原冬小麦的光响应曲线。○, 测量点; —, 修正模型的拟合点; ┅, 直角双曲线或Michaelis-Menten模型的拟合点。B, 3个光合作用对CO2响应模型估算饱和CO2浓度的方法。a,净光合速率为0.6Pnmax的CO2浓度为饱和胞间CO2浓度; b, 由修正模型得到的饱和胞间CO2浓度。
-
四个光响应模型拟合温度在27.3 ℃、CO2浓度在390 μmol·mol-1条件下三叶鬼针草的实测值(引自文献 Ye & Zhao, 2008)与拟合结果
-
低光强条件下生长的三叶鬼针草的光响应曲线(引自文献 Ye & Zhao, 2008)。 A, 4个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拟合低光强条件下生长的三叶鬼针草的光响应曲线。○, 测量点; —, 修正模型的拟合点; ☆, 直角双曲线的拟合点; ┅ , 非直角双曲线的拟合点; ▽, 指数方程的拟合点。B, 4个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估算饱和光强的方法。a, 由直线方程结合非直角双曲线得到的饱和光强; b, 由直线方程结合直角双曲线得到的饱和光强; c, 净光合速率为0.9Pnmax所对应光强为饱和光强; d, 由修正模型得到的饱和光强。
-
四个光响应模型拟合温度在20 ℃、CO2浓度在365 μmol·mol-1条件下冬小麦的实测值(引自文献Yu et al., 2004)与拟合结果
-
冬小麦的光响应曲线(引自文献Yu et al., 2004)。 A, 4个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拟合华北平原冬小麦的光响应曲线。○, 测量点; —, 修正模型的拟合点; ☆, 直角双曲线的拟合点; ┅, 非直角双曲线的拟合点; ▽, 指数方程的拟合点。B, 4个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估算饱和光强的方法。a, 由直线方程结合非直角双曲线得到的饱和光强; b, 由直线方程结合直角双曲线得到的饱和光强; c, 净光合速率为0.9Pnmax所对应光强为饱和光强; d, 由修正模型得到的饱和光强。
-
中国草原土壤呼吸作用模拟模型
-
中国草原土壤呼吸作用和年平均降水量(A)、年平均气温(B)、经度(C)及纬度(D)的相关关系。
-
中国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
-
近红外模型外部验证真实值和预测值的1:1关系图。 A, 鲜叶氮含量; B, 粉末氮含量。
-
近红外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真实值和预测值的1:1关系图。 A, 鲜叶氮含量; B, 粉末氮含量。
-
近红外模型校正、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参数
-
基于不同光谱波段范围构建的氮含量预测模型表现 比较
-
基于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构建的氮含量测模型表现比较
-
基于不同方法构建的氮含量预测模型表现比较
-
校正集和检验集氮含量的基本参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