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20年,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0-10-20

    白枕鹤(Grus vipio)是全球易危物种, 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白枕鹤西部种群的繁殖地和重要迁徙停歇地, 特别是滦河上游的多伦蓝旗一带的栖息地对白枕鹤西部种群至关重要(详见本期1213–1221页郎雪敏等的文章)。封面展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初夏时期白枕鹤与其邻居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种间关系的一个细节: 黑翅长脚鹬飞近并吸引白枕鹤注意, 以避免其幼鸟或卵被白枕鹤发现而捕食。(摄影者: 闫云)

    ■ 整期PDF文件 (PDF 26.6 MB)

      
    研究报告: 植物多样性
    珍稀植物连香树在其中国分布区北缘的种子性状及幼苗更新限制
    李晶, 周天阳, 鲁雪丽, 李新涛, 孙斌, 孟红杰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161-1173.  doi:10.17520/biods.2020095
    摘要 ( 1398 )   HTML ( 43 )   PDF (1513KB) ( 724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是第三纪孑遗植物, 存在严重的幼苗更新限制。为验证生活史早期(种子萌发)限制中国分布区北缘连香树种群幼苗更新, 并探讨其主要成因, 本研究在秦岭和太行山脉采集不同种源地的种子, 测定其形态性状、营养元素含量和质量、不同贮存时间的活力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萌发性状, 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种源地的种子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中国分布区北缘, 其种子长度(P < 0.001)、萌发率(P < 0.001)、平均萌发时间(P < 0.001)、氮(P < 0.05)和磷含量(P < 0.001)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 而在区域尺度上(秦岭与太行山), 仅种子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 0.01)。天水种群的种子萌发率最高(21.77%), 平均萌发时间最长(11.12 d); 栾川的萌发率最低(1.38%), 平均萌发时间最短(3.47 d)。在25℃条件下, 济源种群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10℃、15℃和20℃条件下(P < 0.05), 而其他种源地的萌发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在4个温度条件下, 栾川种群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无显著差异, 而其他4个种源地的初始萌发时间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种子萌发率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 而种子活力与种子质量、种子的氮和磷含量显著相关。在中国分布区北缘, 连香树种子的自身属性(质量、氮和磷含量)通过影响种子活力间接影响萌发率; 且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主要表现在萌发时间上。本研究证实种子萌发是限制连香树种群幼苗更新的关键阶段, 主要原因如下: (1)连香树种子在9月成熟后, 10月的温度仍适宜种子萌发, 但较短生长期的幼苗在冬季低温下不能存活; (2)连香树种子萌发率低(14.4%); (3)第二年春天种子活力骤降。

    新建川藏铁路(雅安-昌都段)沿线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特征
    邓亨宁, 鞠文彬, 高云东, 张君议, 李诗琦, 高信芬, 徐波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174-1181.  doi:10.17520/biods.2020018
    摘要 ( 5080 )   HTML ( 69 )   PDF (1383KB) ( 941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横断山区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也是全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昌都段横跨横断山核心地区, 铁路建设形成的交通网络将沿线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与外界相连, 导致生物入侵风险陡增。为获得区域内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特征信息, 为即将开始的铁路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及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参考, 我们在雅安-昌都段内选择43个位点各进行长度1 km、宽度20 m的样线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雅安-昌都段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58种, 隶属于18科42属, 其中出现频度最高的种类依次是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秋英(Cosmos bipinnatus)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从危害等级来看, 其中10种为恶性入侵种, 16种为严重入侵种, 8种为局部入侵种, 15种为一般入侵种, 9种为有待观察种, 超过半数种类具有明显入侵性。原产地分析结果显示美洲是该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原产地。基于海拔及主要河流区段的比较研究发现: 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递减的趋势, 该分布格局是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铁路沿线入侵现状和生境特征, 本文分析了铁路建设可能造成的外来植物入侵风险, 并针对入侵的防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研究报告: 动物多样性
    有害植物孪花蟛蜞菊扩张对西沙岛屿陆生软体动物的影响
    颜碧玥, 佟富春, 况露辉, 牟之建, 吴文佳, 蔡洪月, 王俊, 简曙光, 任海, 刘占锋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182-1191.  doi:10.17520/biods.2020035
    摘要 ( 992 )   HTML ( 25 )   PDF (3313KB) ( 72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害植物孪花蟛蜞菊(Wedelia biflora)的扩张对我国西沙群岛原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陆生软体动物如何响应该扩张却未见报道。本文调查了西沙群岛永兴岛孪花蟛蜞菊不同扩张程度下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钻头螺科、坚齿螺科和拟阿勇蛞蝓科等主要陆生软体动物的残体分布情况, 测定了残体的分布密度和壳高、壳宽、壳重等可量化性状指标, 研究了孪花蟛蜞菊扩张对陆生软体动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孪花蟛蜞菊扩张程度增加, 钻头螺科和褐云玛瑙螺的种群密度增加, 坚齿螺科种群密度减小, 拟阿勇蛞蝓科种群密度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2)陆生软体动物类群的体型分布频率随孪花蟛蜞菊扩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褐云玛瑙螺较小个体数量增加, 其他陆生软体动物体型分布变化不明显或较大体型残体分布增加; (3)孪花蟛蜞菊扩张对褐云玛瑙螺体型特征产生抑制作用, 褐云玛瑙螺主要采用r策略来响应有害植物扩张的影响。综上, 有害植物孪花蟛蜞菊在热带珊瑚岛屿植被中的扩张改变了陆生软体动物的形态、密度与种群结构, 不同的软体生物类群表现出不同响应策略, 在海岛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邛崃山系水鹿的冬季食性
    张全建, 杨彪, 付强, 王磊, 龚旭, 张远彬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192-1201.  doi:10.17520/biods.2020063
    摘要 ( 1236 )   HTML ( 24 )   PDF (1876KB) ( 845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鹿(Rusa unicolor)为珍稀濒危动物, 属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其食物匮乏季的食性研究对其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四川邛崃山系鞍子河保护地的水鹿为研究对象, 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技术对其冬季18份有效粪便样品中的摄食植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水鹿摄食植物有50科94属; (2)水鹿冬季偏好食物为悬钩子属(Rubus)、山茱萸属(Cornus)、青荚叶属(Helwingia)、马蓝属(Strobilanthes)、荚蒾属(Viburnum)、清风藤属(Sabia)、旌节花属(Stachyurus)、菝葜属(Smilax)、槭属(Acer)和绣球属(Hydrangea)植物, 且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3)水鹿在冬季摄食植物多样性高、食物生态位宽; (4)水鹿具有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能力, 在冬季会通过摄食更多的植物类型和适当调整生态位而适应环境变化。本研究结论将有利于水鹿及其同域生活的偶蹄目动物的管理策略制定。

    丹江口水库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历史变化
    白敬沛, 黄耿, 蒋长军, 章伟成, 王齐东, 姚伦广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02-1212.  doi:10.17520/biods.2020009
    摘要 ( 1456 )   HTML ( 35 )   PDF (2360KB) ( 1260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鱼类群落现状及历史变化, 作者于2018-2019年采用多网目复合刺网采样和渔民渔获物调查的方式对丹江口水库进行了鱼类群落调查。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33种, 隶属5目11科29属, 以鲤科鱼类为主, 占总数的63.6%。基于多网目复合刺网采样的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努力捕捞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g·day -1·m -2)在各采样点间具有一定的差异。目前丹江口水库以定居性、喜静缓流、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为主。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历史资料相比, 丹江口水库鱼类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下降; 而生态类型则呈现杂食性鱼类、喜流水性鱼类和洄游性鱼类比例持续下降的趋势。2018-2019年丹江口水库鱼类组成与20世纪80年代的相似性指数为0.35 (中等不相似), 与20世纪50年代的相似性指数为0.29 (中等不相似)。调查结果表明半个世纪以来丹江口水库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趋于小型化和简单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由大坝建设、渔业放养、不合理捕捞、外来鱼类引入等人类活动所致。

    滦河上游——白枕鹤西部种群的重要停歇地
    郎雪敏, Gankhuyag Purev-Ochir, Oyunchimeg Terbish, Dashdorj Khurelbaatar, Baasansuren Erdenechimeg, Amarkhuu Gungaa, 宓春荣, 郭玉民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13-1221.  doi:10.17520/biods.2020100
    摘要 ( 1061 )   HTML ( 18 )   PDF (3190KB) ( 787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枕鹤(Grus vipio)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IUCN列为易危(VU)物种。白枕鹤西部种群繁殖于中蒙俄交界处的达乌尔地区, 数量呈下降趋势。我们于2017-2018年在蒙古国东部给白枕鹤西部种群的50只个体佩戴了GPS-GSM跟踪设备。截至2019年5月, 获得春季和秋季迁徙路径各48条。分析结果显示: 春季91.67%和秋季72.91%的跟踪个体在滦河上游(河北省沽源-内蒙古正蓝旗-多伦区域)停歇, 春季停留时间36.16 ± 15.00天、秋季20.26 ± 11.08天, 分别占春季和秋季迁徙时间的75%和67%, 确定了这一区域是西部种群迁徙途中最重要的停歇地。迁徙路线栖息地选择模型结果显示, 白枕鹤常在距离湖泊较近(< 210 km)、海拔1,200-1,500 m, 且坡度小(< 1°)的区域停歇。而滦河上游和整条迁徙路线停歇位点比较的模型结果显示, 滦河上游停歇地的海拔1,200-1,500 m与整条迁徙路线栖息地选择模型的结果一致; 此外这个区域离河流更近(< 70 km), 不仅有湿地和水体的栖息环境, 还有草地和农田可供觅食和栖息。保护空缺分析发现滦河上游现有四处保护地, 但在保护地内的迁徙停歇点不超过总位点的1.63%。综上, 我们建议将滦河上游整体纳入保护地体系进行管理, 为这一受胁物种及其栖息地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榕小蜂温度耐受性及其对种间共存关系的影响
    陈欢欢, 李竹梅, 唐利洲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22-1228.  doi:10.17520/biods.2019383
    摘要 ( 1000 )   HTML ( 18 )   PDF (946KB) ( 1815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已知有约800种榕属(Ficus)植物, 主要分布在热带, 部分种类延伸至亚热带地区。温度是限制榕‒蜂共生系统分布北界的主要因素, 也显著影响榕树及其榕小蜂的繁殖成功, 其中榕小蜂对温度的响应更加敏感。榕小蜂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其对温度耐受能力直接影响榕果内小蜂种群数量和群落内种间关系。然而目前对榕小蜂温度耐受性的研究尚少, 榕小蜂的温度耐受能力如何影响榕果内小蜂的共存关系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分布于西双版纳的2种雌雄同株和1种雌雄异株榕树果内传粉榕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温度耐受能力。结果表明: 3种传粉榕小蜂对高温的耐受性极差, 相对于雌雄同株的高榕(F. altissima)和聚果榕(F. racemosa)传粉榕小蜂, 雌雄异株的鸡嗉子榕(F. semicordata)传粉榕小蜂对低温有增强的耐受趋势。聚果榕小蜂群落结构显示: 在适宜其生长的西双版纳地区, 传粉榕小蜂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其数量显著减少; 而非传粉榕小蜂呈相反模式, 较强的温度耐受能力使其在低温的雾凉季维持了较高的种群数量。鸡嗉子榕果内非传粉小蜂Sycoscapter trifemmensis相对于Philotrypesis dunia有更强的温度耐受能力, 在种群数量和种间关系上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及数量。榕小蜂的温度耐受性差异在物种分布、种间关系的维持和共存上起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为阐明榕小蜂种间共存的维持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的影响
    侯祥, 封托, 韩宁, 王京, 陈晓宁, 安晓雷, 许磊, 刘起勇, 常罡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29-1237.  doi:10.17520/biods.2020264
    摘要 ( 757 )   HTML ( 10 )   PDF (4658KB) ( 61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一种啮齿动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危害严重, 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及小波分析方法, 对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1984-2016年HFRS的发生与鼠类、气候和经济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探讨气候和经济因素对HFRS发生的影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HFRS暴发史可能分为两个时期, 推测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主要宿主, 在2002年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可能取代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成为HFRS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广义可加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HFRS的发生与1984-2001年黑线姬鼠密度间存在极显著非线性效应(F2.06,9.02 = 102.415, P < 0.01), 两者间显现为正相关; 与2002-2016年的褐家鼠密度间呈正相关(F1.67,9.02 = 73.929, P < 0.01); HFRS主要宿主的这种变化可能与当地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有关: HFRS的发生与年平均温度存在极显著的非线性效应(F2.93,9.02 = 12.164, P < 0.01), 两者间呈负相关; 同样, HFRS的发生与上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存在显著非线性效应(F1.70,9.02 = 2.917, P < 0.05), 两者间也呈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途径证明了这种转移机制, 发现温度对HFRS发生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以及通过褐家鼠的间接正向影响; GDP对HFRS发生有直接的负向影响。本研究表明HFRS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相关, 两者均能影响HFRS的暴发, 该结论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对HFRS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生物编目
    西藏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
    刘成, 亚吉东, 郭永杰, 蔡杰, 张挺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38-1245.  doi:10.17520/biods.2020161
    摘要 ( 2581 )   HTML ( 72 )   PDF (3387KB) ( 1233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西藏的4个中国新记录种, 即须弥四带芹(Tetrataenium wallichii)、巴洛特栎(Quercus baloot)、尼泊尔姜味草(Clinopodium nepalense)和喜马拉雅耳稃草(Garnotia emodi); 以及24个西藏新记录种, 即翼叶棱子芹(Pleurospermum decurrens)、线叶球兰(Hoya linearis)、尼泊尔菊三七(Gynura nepalensis)、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拟游藤卫矛(Euonymus vaganoides)、云南木鳖(Momordica subangulata subsp. renigera)、马㼎儿(Zehneria japonica)、攀援胡颓子(Elaeagnus sarmentosa)、四棱猪屎豆(Crotalaria tetragona)、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独龙木姜子(Litsea taronensis)、长序大苞兰(Bulbophyllum purpureofuscum)、球花石豆兰(B. repens)、黄兰(Cephalantheropsis obcordata)、双角厚唇兰(Dendrobium forrestii)、密花兰(Diglyphosa latifolia)、云南盆距兰(Gastrochilus yunnanensis)、扁茎羊耳蒜(Liparis assamica)、耳唇兰(Otochilus porrectus)、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长序羊角藤(Gynochthodes lacunosa)、黑蒴(Alectra avensis)和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 其中无叶莲科为西藏新记录科, 一枝黄花属(Solidago)、马㼎儿属(Zehneria)、千斤拔属(Flemingia)、鞘蕊花属(Coleus)、密花兰属(Diglyphosa)、无叶莲属(Petrosavia)、羊角藤属(Gynochthodes)、黑蒴属(Alectra)和赤杨叶属(Alniphyllum)等9个属为西藏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论坛
    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功能定位与空间属性
    唐小平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46-1254.  doi:10.17520/biods.2020040
    摘要 ( 1329 )   HTML ( 12 )   PDF (1944KB) ( 70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将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强化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 这必将对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国家公园规划制度的定位, 阐述了国家公园规划承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两大体系的基本属性, 应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优先权和前置权; 重点分析了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功能与属性特征, 作为空间规划应承接好上位空间规划对国家公园的控制指标和管控要求, 作为建设规划应承接好上位或同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对国家公园的目标任务要求, 作为管理规划要明确国家公园顺畅运行的要求。国家公园应在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方面寻求创新, 探索国家公园用途管制的实现模式。

    我国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
    黄宝荣, 张丛林, 邓冉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55-1265.  doi:10.17520/biods.2020318
    摘要 ( 2143 )   HTML ( 41 )   PDF (1222KB) ( 118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 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存在的大量的人口密集区域、民生设施、矿业活动、开发建设项目、农牧业生产活动等历史遗留问题在中央环保督察中集中暴露出来。为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解决这些遗留问题, 本研究首先将其分为三大类: (1)保护越位与保护空缺并存; (2)生态保护和大量原住居民生计改善间的矛盾突出; (3)保护地内存在大量生产经营活动。在此基础上, 深入剖析了各类遗留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为合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一系列矛盾, 提高保护地建设和管理质量, 本文从加强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采取多元化手段解决保护地内土地权属和矿业权问题、建立健全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的体制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历史遗留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国外国家公园教育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
    陈东军, 钟林生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66-1275.  doi:10.17520/biods.2020011
    摘要 ( 1187 )   HTML ( 18 )   PDF (902KB) ( 97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育是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 教育利用是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和国家主导性要求。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起步较晚, 国家公园教育利用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相对不足。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相关文献, 系统回顾了国外国家公园教育利用的研究进展, 并对国内未来研究进行展望。21世纪以来, 国外的国家公园教育利用研究进展加快, 相关文献多发表在环境科学和地球科学类期刊,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资源评估以及教育目的、教育管理、教育成效及其影响因素。国家公园教育资源丰富, 教育价值评估和教育利用适宜性评价是对其合理利用及保护管理的前提。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争取保护支持、缓解社区冲突、提供文化及教育服务和防范旅游伤害, 多样化的教育媒介使用及针对性的教育设计、良好的教育合作共同促进教育成效的最佳实现。教育成效围绕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意识、情感/态度、行为等维度评估教育受众在教育前后的表现差异, 主要受个体特征与教育管理两方面因素影响。国外国家公园教育利用研究已初步形成研究内容体系, 并呈现研究区域集中、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趋于定性与定量综合运用、研究内容丰富且涉及领域广等特点。本文提出未来中国应重点加强国家公园教育资源评价、教育内容体系、教育媒介应用、教育合作与管理、教育成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等研究议题。

    哈萨克斯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中哈合作的对策建议
    吴淼, 郝韵, 张小云, 王丽贤, 贺晶晶, 段光正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76-1285.  doi:10.17520/biods.2019378
    摘要 ( 1706 )   HTML ( 15 )   PDF (1075KB) ( 96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腹地,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位置。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有助于解决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目前国内尚缺乏对哈萨克斯坦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状况的了解。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从地理环境特征、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护成效和需求等维度对哈萨克斯坦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哈萨克斯坦的生物多样性丰富, 但也存在着较严重的丧失问题; 哈萨克斯坦政府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积极承担相关国际履约义务; 在保护管理方面实行多级管理体制, 并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 取得了一定成效。

    IPBES工作进展及我国对策建议
    潘玉雪, 张博雅, 吴杨, 戴逢斌, 田瑜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86-1291.  doi:10.17520/biods.2019372
    摘要 ( 955 )   HTML ( 12 )   PDF (670KB) ( 64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首个政府间机制,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正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其评估成果大大提升了全球决策者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2019年4月, IPBES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七次全体会议, 会议总结了第一轮工作方案(2014-2019)各目标的实现情况, 通过了第二轮工作方案(2019-2030), 为未来10年重点工作和评估方向提供指导。本文结合两轮工作方案的具体目标, 分析研判了IPBES工作及评估进展, 对各成员国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 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IPBES评估发现, 人类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问题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 IPBES正通过发布一系列的评估报告,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进一步主流化、政治化。我们建议,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应该充分认识到IPBES的作用, 积极参与有关进程, 加强跨部门跨学科协助,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提升我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相关谈判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名古屋议定书》在微生物领域的实施: 影响、最佳做法及我国立法选择
    张小勇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0):  1292-1299.  doi:10.17520/biods.2020056
    摘要 ( 1085 )   HTML ( 11 )   PDF (706KB) ( 683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名古屋议定书》继承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规范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上采取的双边路径。但是, 这一路径不能完全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预设的前提和模式在微生物领域得到实施, 已有的旨在实施《名古屋议定书》的措施对微生物研究和开发活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名古屋议定书》在微生物领域的有效实施, 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行为守则和准则。2016年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推出的TRUST准则代表了微生物领域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最佳做法, 该准则针对微生物遗传资源的原生境获取、保藏、非原生境获取以及惠益分享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的建议。为了实施《名古屋议定书》, 我国启动了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进程, 当前立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TRUST准则对我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立法机关可以借鉴TRUST准则提出的受规制活动类型及相对应的建议, 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一套适用于微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法律规则。这套法律规则将由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都予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仅对微生物遗传资源适用的法律规则构成, 后者可被纳入我国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的实施细则之中。


  • 微信号:swdyx_wx

  • 淘宝店二维码

  •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