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 2025, Vol. 33 ›› Issue (8): 25037. DOI: 10.17520/biods.2025037 cstr: 32101.14.biods.2025037
吉晟男1,2, 韩佳蓉3, 任月恒1, 穆晓东2, 朱彦鹏1*
Shengnan Ji1,2, Jiarong Han3, Yueheng Ren1, Xiaodong Mu2, Yanpeng Zhu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2 Hainan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aikou 570102, China
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摘要: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海南岛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面临着外来入侵植物的潜在危害。为评估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在海南岛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入侵风险, 本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最新发布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33种入侵植物, 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对物种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共有25种入侵植物在海南岛具有不同程度的适生区, 其中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和马缨丹(Lantana camara) 4个物种的适生区面积均占海南岛总面积的50%以上, 风险等级最高。入侵热点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低海拔平原和部分沿海区域, 人类活动强度、温度季节性、平均昼夜温差和最暖季降水量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合结果分析, 本研究建议加强对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物种的精准监测和综合防控, 同时将社会环境因素及生物互作机制纳入后续研究, 以进一步提升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预警能力并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