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雨含,任宗昕,徐鑫,王维嘉,刘杰,赵延会,王红
Yuhan Shi,Zongxin Ren,Xin Xu,Weijia Wang,Jie Liu,Yanhui Zhao,Hong Wang
摘要: 依赖于动物传粉获得繁殖成功的植物的分布,与其传粉动物的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植物与其传粉动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喜马拉雅三种黄耆属(Astragalus)植物,即弯齿黄耆(A. camptodontus)、黑毛黄耆(A. pullus)和笔直黄耆(A. strictus),及其传粉熊蜂(Bombus)的野外调查,和来自于数据库的黄耆和熊蜂的543个物种分布点和13个环境因子,结合物种可能出现的完全扩散、不扩散和仅熊蜂扩散三种迁移模式,利用MaxEnt模拟了三种黄耆属植物与两种传粉熊蜂(橘尾熊蜂Bombus friseanus和红束熊蜂B. rufofasciatus)在历史阶段和2100年两种温室气体浓度情景(ssp245和ssp585)下的适宜分布区变化。研究表明:三种黄耆属植物均主要依赖于熊蜂传粉,黄耆与其传粉熊蜂的主要适宜分布区为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到2100年它们的分布区呈现向西北方向扩张的趋势,而在东南部的分布区减少。当模型中考虑与传粉熊蜂的互作后,三种黄耆属植物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减少了15.83%-83.98%。在温室气体中低浓度情景(ssp245)下,三种黄耆属植物与其传粉熊蜂的空间匹配增加,而在高浓度情景(ssp585)下弯齿黄耆、黑毛黄耆与橘尾熊蜂的空间匹配降低;如果物种不扩散或仅熊蜂扩散,笔直黄耆与红束熊蜂的空间匹配降低。气候变化和物种的扩散能力可能引起黄耆与其传粉熊蜂出现空间不匹配。同时,模型预测显示影响黄耆和熊蜂分布的环境因子不同,但海拔是最主要的环境因子。由于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对许多植物物种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我们的研究可以用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植物与其传粉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那些地理范围受限制的植物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