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 2024, Vol. 32 ›› Issue (8): 24045. DOI: 10.17520/biods.2024045
高翔 1, 潘淑芳2, 孙争争2, 李霁筱3, 高天雨3, 董路 1, 王宁 1*
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2.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珠海 519087; 3.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生物系, 广东珠海 519087
Xiang Gao 1, Shufang Pan2, Zhengzheng Sun2, Jixiao Li3, Tianyu Gao3, Lu Dong 1, Ning Wang 1*
摘要: 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是灵猫科的小型食肉动物, 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近年来种群数量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对小灵猫分布区、栖息地特征与活动节律的认知尚不足, 我们于2021‒2023年在广东省珠海市的凤凰山(城市化程度较高)和淇澳岛(城市化程度较低)开展野外调查研究, 依据公里网格分别布放了30台和15台红外相机, 有效相机工作日分别为6,640个和4,109个, 获得了329和702条小灵猫的独立有效探测。我们发现, 小灵猫在珠海市淇澳岛的网格占有率为100%, 相对多度指数(IRA)为17.08, 而凤凰山的种群密度略低(网格占有率 = 92.6%, IRA = 4.95)。小灵猫的相对多度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 < 0.001), 表明其更偏好在低海拔平原地带活动。凤凰山的小灵猫栖息地被高人口密度的城市所包围, 而淇澳岛的栖息地及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较低。凤凰山和淇澳岛的小灵猫年活动节律相似, 但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P < 0.05)。在城市化较低的淇澳岛, 小灵猫的日活动节律为典型的“双峰型”, 而在城市化较高的凤凰山, 呈现为“阶梯型”, 可能是其对城市中人类活动节律的一种适应性对策。本研究表明, 华南沿海的低海拔平原是小灵猫的适宜栖息地, 面临着城市开发建设导致栖息地丧失以及与人类冲突增加的风险; 需要在其重要种源地加强监测, 并通过栖息地修复与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 促进小灵猫种群的健康稳定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