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翔1,4, 马雪蓉1,4, 吴炯文1,4, 刘爱君1,4, 张细权1,4, 季从亮2, 殷颖珊3, 朱炜健2, 罗庆斌1,4*
Ruixiang Xue1,4, Xuerong Ma1,4, Jiongwen Wu1,4, Aijun Liu1,4, Xiquan Zhang1,4, Congliang Ji2, Yingshan Yin3, Weijian Zhu2, Qinbing Luo1,4*
1.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2. Yunfu Yuncheng Wenshi Livestock Co., Ltd., Yunfu 524000
3. Zhongsha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Center, Zhongshan 528400
4.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ngshan Innovation Center, Zhongshan 528478
摘要: 中山麻鸭是广东省唯一的地方鸭种,是中山市最具代表性珍稀遗传资源。然而,目前国内外研究缺乏对中山麻鸭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全面认识,限制了对中山麻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系统分析中山麻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评估中山麻鸭保种场的保种效果,并提出相应的遗传资源保护策略,为中山麻鸭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包括中山麻鸭在内的22个鸭品种479个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相关分析。遗传多样性估算结果表明22个鸭品种的群体中中山麻鸭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Ne=3.8656,Ho=0.3382,He=0.3313),其中观测杂合度(Ho) 在22个品种中是最高的,期望杂合度(He)在22个品种中位于第7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进化树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均显示中山麻鸭与北京鸭、温氏麻鸭、枫叶鸭聚类较近。Admixture分析结果显示当K=10时,中山麻鸭遗传结构变得单一仅有一个祖先的遗传成分。最后以中山麻鸭为外群进行Treemix分析结果没有没有发现基因流从其他品种导向中山麻鸭,以绿头野鸭为外群进行Treemix分析也仅有从玉林麻鸭分化节点前到中山麻鸭这一次迁移事件与中山麻鸭相关。本研究明晰了中山麻鸭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并提出了中山麻鸭遗传资源的保护策略,有望能为中山麻鸭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