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 2025, Vol. 33 ›› Issue (9): 25005. DOI: 10.17520/biods.2025005 cstr: 32101.14.biods.2025005
• 研究报告: 植物多样性 • 下一篇
杨世赟1, 胡禄洁1, 黄钦秀1, 曾施绮1, 王佳骏1, 张彤1, 张参参1, 卜文圣1,2*
Shiyun Yang1,Lujie Hu1,Qinxiu Huang1,Shiqi Zeng1,Jiajun Wang1,Tong Zhang1,Cancan Zhang1,Wensheng Bu1,2*
1.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0, China
2.Jiulianshan Nation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Chinese Forest Ecosystem, Nanchang 330045, China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后14年间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林分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 揭示灾后群落的动态特征, 为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提供依据。以江西省九连山4 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冰雪灾害后2008年和2022年两次群落学调查数据为基础, 将群落树种划分成幼树(1 cm ≤ DBH < 5 cm)、小树(5 cm ≤ DBH < 10 cm)和成树(DBH ≥ 10 cm) 3个不同生长阶段, 研究了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2008年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13,308株, 分属47科87属185种; 2022年共有木本植物17,116株, 分属41科76属178种。2022年, 样地内幼树、小树和成树阶段的个体密度比2008年分别增加了39.4%、9.7%和4.4%; 胸高断面积分别增加了23.1%、14.3%和3.7%。2022年样地总体和幼树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及幼树阶段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2008年。2022年幼树阶段的稀有种数比2008年有所降低(61种vs.76种), 但常见种数量增加(46种vs.40种)。与2008年相比, 2022年样地内幼树阶段的平均胸径显著下降, 但3个生长阶段的平均树高均显著上升; 2022年样地内幼树和小树阶段中先锋种的重要值增加, 而成树阶段中耐阴种的重要值增加。2008–2022年, 受冰雪灾害干扰后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呈现恢复态势, 幼树个体数量与物种丰富度的显著增长成为群落更新的关键驱动力。尽管群落整体多样性提升, 但平均胸径的缩减表明冰雪灾害的影响是长期的。此外, 尽管冰雪灾害后光照、空间等资源的释放增加了幼树阶段先锋种的物种数, 但群落仍然朝着耐阴种占比增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