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赟1, 胡禄洁1, 黄钦秀1, 曾施绮1, 王佳骏1, 张彤1, 张参参1, 卜文圣1,2*
收稿日期:
2025-01-07
修回日期:
2025-06-10
接受日期:
2025-08-12
通讯作者:
卜文圣
Shiyun Yang1,Lujie Hu1,Qinxiu Huang1,Shiqi Zeng1,Jiajun Wang1,Tong Zhang1,Cancan Zhang1,Wensheng Bu1,2*
1.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0, China
2.Jiulianshan Nation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Chinese Forest Ecosystem, Nanchang 330045, China
Received:
2025-01-07
Revised:
2025-06-10
Accepted:
2025-08-12
Contact:
Wensheng Bu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后14年间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林分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揭示灾后群落的动态特征,为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提供依据。以江西省九连山4 ha常绿阔叶林样地冰雪灾害后2008年和2022年两次群落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将群落树种划分成幼树(1 cm ≤ DBH < 5 cm)、小树(5 cm ≤ DBH < 10 cm)和成年树(DBH ≥ 10 cm)3个不同生长阶段,研究了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13,308株,分属47科87属185种;2022年共有17,116株,分属41科76属178种。2022年,样地内幼树、小树和成年树阶段的个体密度比2008年分别增加了39.4%、9.7%和4.4%;胸高断面积分别增加了23.1%、14.3%和3.7%。2022年样地总体和幼树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及幼树阶段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2008年。2022年幼树阶段的稀有种物种数对比2008年有所降低(61种vs.76种),但常见种数量增加(40种vs.46种)。2022年样地内幼树阶段的平均胸径对比2008年有显著下降,但3个生长阶段的平均树高均有显著上升。与2008年相比,2022年样地内幼树和小树阶段中先锋种的重要值增加;而成年树阶段中耐荫种的重要值增加。2008–2022年,受冰雪灾害干扰后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呈现恢复态势,幼树个体数量与物种丰富度的显著增长成为群落更新的关键驱动力。尽管群落整体多样性提升,但平均胸径的缩减表明冰雪灾害的影响是长期的。此外,尽管冰雪灾害后光照、空间等资源的释放增加了幼树阶段先锋种的物种数,但群落仍然朝着耐荫种占比增多的方向发展。
杨世赟, 胡禄洁, 黄钦秀, 曾施绮, 王佳骏, 张彤, 张参参, 卜文圣. 冰雪灾害后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动态变化. 生物多样性, DOI: 10.17520/biods.2025005.
Shiyun Yang, Lujie Hu, Qinxiu Huang, Shiqi Zeng, Jiajun Wang, Tong Zhang, Cancan Zhang, Wensheng Bu. Post-snowstorm community dynamics in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of Jiulianshan, Jiangxi Province. Biodiversity Science, DOI: 10.17520/biods.2025005.
[1] | 贾贞妮, 张意岑, 杜彦君, 任海保. 干扰对中亚热带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演替动态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25, 33(2): 24078-. |
[2] | 程建伟, 徐满厚, 窦永静, 王亚东, 王桠楠, 刘新民, 李永宏. 内蒙古典型草原马粪分解过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变化[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6): 24018-. |
[3] | 赵勇强, 阎玺羽, 谢加琪, 侯梦婷, 陈丹梅, 臧丽鹏, 刘庆福, 隋明浈, 张广奇.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不同生活史阶段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群落构建[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5): 23462-. |
[4] | 单航, 雷祖培, 郑方东, 韦博良, 仲磊, 于明坚. 2013-2023年浙江乌岩岭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动态变化[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12): 24372-. |
[5] | 姚嘉, 张聪伶, 李时轩, 林阳, 王震, 张煜涵, 周伟龙, 潘心禾, 朱珊, 吴逸卿, 王丹, 刘金亮, 谭珊珊, 沈国春, 于明坚. 百山祖连续海拔样带植物群落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12): 24052-. |
[6] | 陈明苗, 张楚然, 邓云, 李生发, 李逢昌, 唐志忠, 魏兆喆, 张彩彩, 林露湘. 地形因子对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萌生特征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12): 24282-. |
[7] | 张楚然, 李生发, 李逢昌, 唐志忠, 刘辉燕, 王丽红, 顾荣, 邓云, 张志明, 林露湘. 云南鸡足山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木本植物生境关联与群落数量分类[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1): 23393-. |
[8] | 王明慧, 陈昭铨, 李帅锋, 黄小波, 郎学东, 胡子涵, 尚瑞广, 刘万德.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种子扩散方式的优势种空间点格局分析[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9): 23147-. |
[9] | 陈声文, 任海保, 童光蓉, 王宁宁, 蓝文超, 薛建华, 米湘成. 钱江源国家公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7): 22587-. |
[10] | 刘文聪, 田希, 杨涛, 饶杰生, 王晓凤, 钱恒君, 涂梦灵, 单子铭, 欧晓昆, 沈泽昊. 云南鸡足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更新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1): 23251-. |
[11] | 左艳洁, 彭明春, 王崇云, 沈泽昊, 李永萍, 周新茂, 周杰, 周光信, 任佳昕, 刘忠安. 滇中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岛屿化与物种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1): 23252-. |
[12] | 田希, 刘文聪, 饶杰生, 王晓凤, 杨涛, 陈稀, 张秋雨, 刘其明, 徐衍潇, 张旭, 沈泽昊. 云南鸡足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林隙干扰格局与成因[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1): 23219-. |
[13] | 杨涛, 沈泽昊, 王晓凤, 饶杰生, 刘文聪, 田希, 陈稀, 张秋雨, 刘倩, 钱恒君, 解宇阳, 刘其明, 徐衍潇, 涂梦灵, 单子铭, 张玉坤, 侯波, 李建斌, 欧晓昆. 滇中高原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1): 23238-. |
[14] | 罗彩访, 杨涛, 张秋雨, 王馨培, 沈泽昊. 滇中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功能特征和功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1): 23215-. |
[15] | 饶杰生, 杨涛, 田希, 刘文聪, 王晓凤, 钱恒君, 沈泽昊. 基于背包LiDAR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其常见树种的垂直结构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1): 2321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备案号:京ICP备16067583号-7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生物多样性》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100093
电话: 010-62836137, 62836665 E-mail: biodiversity@ib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