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 2025, Vol. 33 ›› Issue (4): 25057. DOI: 10.17520/biods.2025057 cstr: 32101.14.biods.2025057
• 战略生物资源专题 • 上一篇
农荞伊1,2, 曹军1, 程文达3*, 彭艳琼2*
收稿日期:
2025-02-17
修回日期:
2025-04-02
接受日期:
2025-05-12
出版日期:
2025-04-20
发布日期:
2025-05-19
通讯作者:
程文达, 彭艳琼
Qiaoyi Nong1,2, Jun Cao1, Wenda Cheng3*, Yanqiong Peng2*
1 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2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ngla 666303
3 School of Ec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henzhen Campus, Shenzhen 518000
Received:
2025-02-17
Revised:
2025-04-02
Accepted:
2025-05-12
Online:
2025-04-20
Published:
2025-05-19
Contact:
Wenda Cheng, Yanqiong Peng
摘要: 蜜蜂总科昆虫是重要的生物资源, 可为人类提供蜂产品、为生态系统提供授粉服务等。当前全球蜜蜂资源呈下降趋势, 急需加强监测和保护。虽然调查和监测蜜蜂总科昆虫的方法有多种, 但各方法适用的监测类群还不甚清楚。为了进行系统监测, 更为了全面揭示蜜蜂总科昆虫的多样性, 本研究选择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利用样线法、马来氏网法和黄盘法对蜜蜂总科昆虫资源及多样性进行监测, 比较不同方法的监测效果。经过一年期系统监测, 收集到蜜蜂总科(包括蜜蜂科、隧蜂科、切叶蜂科、分舌蜂科、泥蜂科、方头泥蜂科和蠊泥蜂科)昆虫14,896头, 隶属于7科54属345种。稀释曲线显示3种方法采样覆盖度均充分, 但收集的主要类群有差异。样线法监测到6科33属133种, 蜜蜂科、切叶蜂科和隧蜂科的多样性较高, 有3个优势种及44个稀有种。马来氏网监测到7科50属260种, 方头泥蜂科、切叶蜂科和隧蜂科的多样性较高, 有6个优势种及130个稀有种。黄盘法监测到6科29属122种, 方头泥蜂科多样性高, 而蜜蜂科个体数多, 有6个优势种及49个稀有种。结果显示不同方法适合监测蜜蜂总科昆虫中不同的类群及种类, 组合使用可监测到更多物种, 这将为蜜蜂总科昆虫的调查、种群监测提供方法选择, 也为有效保护蜜蜂总科昆虫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农荞伊, 曹军, 程文达, 彭艳琼 (2025) 不同方法监测蜜蜂总科昆虫资源及其多样性变化. 生物多样性, 33, 25057. DOI: 10.17520/biods.2025057.
Qiaoyi Nong, Jun Cao, Wenda Cheng, Yanqiong Peng (2025) Monitoring Apoidea resource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and the diversity change. Biodiversity Science, 33, 25057. DOI: 10.17520/biods.2025057.
[1] | 白皓天, 余上, 潘新园, 凌嘉乐, 吴娟, 谢恺琪, 刘阳, 陈学业. AI辅助识别的鸟类被动声学监测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8): 24188-. |
[2] | 李珍珍, 杜梦甜, 朱原辛, 王大伟, 李治霖, 王天明. 基于红外相机的不可个体识别动物种群密度估算方法[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3): 22422-. |
[3] | 肖文宏, 李学友, 权锐昌, 连新明, 李明, 聂永刚, 向左甫, 杨维康, 徐峰, 王杰, 周岐海, 范朋飞, 杨锡福, 刘伟, 孙悦华, 张礼标, 黄志旁, 黄华, 范宗骥, 肖治术. 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建设: 十年回顾与展望[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2): 23326-. |
[4] | 孙翊斐, 王士政, 冯佳伟, 王天明.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森林声景的昼夜和季节变化[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 22523-. |
[5] | 张健, 孔宏智, 黄晓磊, 傅声雷, 郭良栋, 郭庆华, 雷富民, 吕植, 周玉荣, 马克平. 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30个核心问题[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10): 22609-. |
[6] | 徐岩, 张聪伶, 降瑞娇, 王子斐, 朱梦晨, 沈国春. 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与冠层树种多样性监测[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5): 647-660. |
[7] | 陈星, 官天培, 蒋文乐, 李丹丹, 杨孔, 李晟. 中国牛科动物分布与种群现状: 基于文献计量数据[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5): 668-679. |
[8] | 李晟, William J. McShea, 王大军, 申小莉, 卜红亮, 官天培, 王放, 古晓东, 张晓峰, 廖灏泓. 西南山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建设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9): 1049-1058. |
[9] | 王天明, 冯利民, 杨海涛, 鲍蕾, 王红芳, 葛剑平. 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平台概述[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9): 1059-1066. |
[10] | 李学友, 胡文强, 普昌哲, 李权, 于秋鹏, 胡哲畅, William V. Bleisch, 蒋学龙. 西南纵向岭谷区兽类及雉类红外相机监测平台:方案、进展与前景[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9): 1090-1096. |
[11] | 刘炎林, 宋大昭, 刘蓓蓓, 夏凡, 陈月龙, 王一晴, 黄巧雯. 中国猫科动物红外相机监测平台介绍: 民间环保机构的数据整合[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9): 1067-1074. |
[12] | 赵莹, 申小莉, 李晟, 张雁云, 彭任华, 马克平. 声景生态学研究进展和展望[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7): 806-820. |
[13] | 张倩雯, 龚粤宁, 宋相金, 王新财, 杨昌腾, 束祖飞, 邹发生. 红外相机技术与其他几种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3): 229-237. |
[14] | 宋瑞玲, 姚锦仙, 吴恺悦, 张晓川, 吕植, 朱争光, 殷丽洁. 海洋保护区管理与保护成效评估的方法与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3): 286-294. |
[15] | 付瑞玉, 苏宏新, 张忠华, 胡刚.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研究态势与热点: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12): 1255-126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备案号:京ICP备16067583号-7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 《生物多样性》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100093
电话: 010-62836137, 62836665 E-mail: biodiversity@ib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