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胜仙, 张喜亭, 佘丹琦, 张衷华, 周志强, 王慧梅, 王文杰. 森林植物多样性、树种重要值与土壤理化性质对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2): 21115-. |
[2] |
李亦超, 陈永生, Denis Sandanov, 罗奥, 吕童, 苏香燕, 刘云鹏, 王庆刚, Viktor Chepinoga, Sergey Dudov, 王伟, 王志恒. 欧亚大陆东部毛茛科植物多样性格局及主导因子[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5): 561-574. |
[3] |
姚志良,温韩东,邓云,曹敏,林露湘. 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beta多样性格局形成的驱动力[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4): 445-454. |
[4] |
胡颖, 王茜, 张新新, 周玮, 陈晓阳, 胡新生. 叶绿体DNA标记在谱系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2): 219-234. |
[5] |
唐志尧, 蒋旻炜, 张健, 张新悦. 航空航天遥感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8): 807-818. |
[6] |
斯幸峰, 赵郁豪, 陈传武, 任鹏, 曾頔, 吴玲兵, 丁平. Beta多样性分解: 方法、应用与展望[J]. 生物多样性, 2017, 25(5): 464-480. |
[7] |
刘晓静, 任思远, 李鹿鑫, 叶永忠, 袁志良, 王婷.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密度制约效应对树木存活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6, 24(6): 639-657. |
[8] |
李新辉, 刘延虹, 刘晔, 许玥, 杨阳, 沈泽昊. 地理距离及环境差异对云南元江干热河谷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6, 24(4): 399-406. |
[9] |
刘晔, 许玥, 石松林, 彭培好, 沈泽昊. 金沙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其结构分异的环境解释[J]. 生物多样性, 2016, 24(4): 407-420. |
[10] |
丁振杰, 于丹, 徐新伟.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无苞香蒲的谱系地理学[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6): 759-766. |
[11] |
张德兴. 对我国分子生态学研究近期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5): 559-569. |
[12] |
张德兴. 对我国分子生态学研究近期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5): 559-569. |
[13] |
黄继红, 张金龙, 杨永, 马克平. 特有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测度方法的新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3, 21(1): 99-110. |
[14] |
宋凯, 米湘成, 贾琪, 任海保, DanBebber, 马克平. 不同程度人为干扰对古田山森林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1, 19(2): 190-196. |
[15] |
祝燕, 米湘成, 马克平.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 负密度制约假说[J]. 生物多样性, 2009, 17(6): 594-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