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超德,赵新华,郑程,冷斐
Chaode Ma1,Xinhua Zhao1,Cheng Zheng2,Fei Leng1
摘要: 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财务机制的运行主体,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七个周期,各国在执行GEF项目期间,遇到了可持续性不高、项目设计方案复杂、期望过高等挑战。作为GEF的国际实施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中国政府合作,针对各项挑战,采取综合应对措施,优化设计与实施的生物多样性项目取得了系列成就,是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和《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有效实践并提供了成功范例。这些应对策略与成就包括:(1)撬动了中国政府5-10倍的配套资金用于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推动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各级政府的主流化,使得财务、制度和环境的可持续得以实现。项目贡献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和五年计划、完善法律法规、探索融资机制、推进政策导向等,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重要议程,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发挥政策引领作用。(2)项目从设计到执行,充分征询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目标的设定明智(SMART),确保了项目的实施成效。(3)借鉴相关国家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开展了诸多创新和示范。(4)提供培训、教育和广泛交流,综合提升了生物多样性领域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能力,对于增强技术、管理、协调、协作等领域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5)利用各种窗口和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推广、研讨交流等,提高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为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群众基础。本文结合UNDP作为国际实施机构与相关部委和省级及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GEF生物多样性项目实践,总结了项目的成就与经验,期望为全球相关项目设计和实施以及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提供借鉴,以共同实现“到 2050 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