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11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11-20

    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之地, 蕴藏着无穷的神秘和惊奇。然而, 海洋中仍存在许多未探知的领域和未描述的生物种类。经过中国海洋学家多年的努力, 中国海已记录生物22,629种。本期为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专辑, 从海洋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珊瑚、底栖动植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到鱼类, 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编目工作。图片分别为海藻、珊瑚、水母、星虫、虾、贝、棘皮动物一种、鱼。(摄影者分别为: 丁兰平、杨剑辉、郭东晖、张均龙、陈天任、王少青、张均龙、陈正平)

      
    编者按
    海洋生物多样性: 为什么存在高的多样性?
    孙军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11-613.  doi:10.3724/SP.J.1003.2011.03227
    摘要 ( 2747 )   HTML ( 12 )   PDF (266KB) ( 5114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中国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刘瑞玉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14-626.  doi:10.3724/SP.J.1003.2011.13185
    摘要 ( 3854 )   HTML ( 28 )   PDF (492KB) ( 4429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0年成立后开始大规模系统进行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 迄今已有千篇论文和约200部专著出版。主要专著《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已出版47卷, 其中27卷为海洋生物, 5年计划编写中17卷; 《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鱼类11卷, 哺乳类1卷; 《中国海藻志》8卷, 待出版4卷, 编写中3卷。另外, 《海洋科学集刊》已出版的50卷中有22卷是海洋生物的专刊; 另有《西沙群岛生物考察专辑》6卷。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黄宗国, 1994)集成国内外文献, 记载物种20,278种(内有化石种及异名应除去)。2008年出版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刘瑞玉主编)记录22,629现生种, 比1994年相同门类多5,118种, 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日本, 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进展是取得了中国海翔实可靠的物种鉴定、编目和分布数据。此外还参加了国际“物种2000”计划项目, 交出的“中国生物名录”比2008年名录显著增多。全部物种正进行“世界海洋物种登录”(WoRMS), 可供与世界不同海域和生境的种类多样性作比较研究。完成国家标准《海洋生物分类代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发布)的修订, 纠正了种名和分类系统的错误, 增补了物种, 保证了作为国家标准的高水平, 待付印。完成全国濒危物种评估, 负责编写《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3、2卷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 结果发现濒危物种显著增多。1997-2000年“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环境资源调查”的结果进一步显示陆架海域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资源衰退, 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中国参加了国际重大项目“海洋生物普查计划”, 进行了浮游动物普查, 提交了中国国家汇总报告——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 交PLoS ONE出版。全面加强了多样性和濒危种的保护, 全国已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3个, 特别保护区21个。论文在肯定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和成绩的同时, 指出了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调查采集和研究的生境主要在陆架浅海, 深海大洋特殊生境刚刚起步; 多样性调查缺少全国统一计划行动, 缺全面的多样性“背景值”资料。而监测、采集、研究不够; 评估、保护亟待加强。文终提出了几点涉及学科发展和多样性监测、评估、保护的关键性建议。

    十年有成的“海洋生物普查计划”
    邵广昭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27-634.  doi:10.3724/SP.J.1003.2011.08182
    摘要 ( 3067 )   HTML ( 16 )   PDF (697KB) ( 3080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近海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的过去和未来
    徐兆礼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35-645.  doi:10.3724/SP.J.1003.2011.11120
    摘要 ( 3070 )   HTML ( 13 )   PDF (438KB) ( 3326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南北纬度跨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复杂的气候、水文和地形因素形成了我国海洋环境的多样性, 也造就了浮游动物多样性的格局。我国浮游动物多样性的研究经历了分类、分布为主、环境变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和浮游动物环境适应研究等阶段。在我国, 地形、季风和水团是形成海洋环境格局的三大驱动力, 因此不同环境对浮游动物的影响是较为活跃的研究方面。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 浮游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研究是薄弱环节, 研究方法的缺乏是重要的原因。近年来, 已经解决了利用现场调查获得的多学科观测数据和资料(field data)结合统计方法求得种类最适温度、最适温度区间等生态学参数的技术难点。yield-density函数模型, 麦夸特(Marquardt)法曲线拟合, 中值定理, 龙贝格(Romberg)积分法计算等数学方法得到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应用在生态类群划分是一项创新, 对于浮游动物多样性成因分析有重大意义, 未来浮游动物多样性应从不同生境、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分类单元、不同粒径谱、不同生态类群和不同测度方法等多个方向展开, 而这些领域的应用研究是浮游动物多样性最具前景的方向。

    西太平洋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
    林茂, 王春光, 王彦国, 项鹏, 王雨, 连光山, 陈瑞祥, 陈小银, 叶又茵, 戴燕玉, 林景宏, 许振祖, 黄加祺, 郭东晖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46-654.  doi:10.3724/SP.J.1003.2011.09178
    摘要 ( 3036 )   HTML ( 6 )   PDF (271KB) ( 3936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太平洋区是全球海洋生物种源中心, 许多类群的最高物种多样性都出现于该区域, 因此, 在该区开展种类多样性的研究不仅重要和必要, 而且具有在跨国尺度上进行综合管理和相互合作的迫切性。本文在西太平洋的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分类、编目、文献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记录和编入西太平洋10个浮游动物类群2,658种(含亚种), 隶属于206科675属, 其中水螅水母类99科251属697种, 栉水母类12科22属59种, 浮游软体动物14科35属86种, 介形类8科89属416种, 桡足类51科156属908种, 糠虾类4科58属202种, 磷虾类2科8属56种, 十足类8科22属105种, 毛颚类5科8属48种, 被囊类5科26属81种。

    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名录
    张武昌, 丰美萍, 于莹, 张翠霞, 孙军, 肖天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55-660.  doi:10.3724/SP.J.1003.2011.06136
    摘要 ( 4130 )   HTML ( 16 )   PDF (336KB) ( 3844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砂壳纤毛虫隶属于纤毛门、旋毛纲、环毛亚纲、砂壳目。本文总结了自Kofoid和Campbell(1929)以来的分类学资料,参照Lynn(2008)的分类系统, 整理成世界砂壳纤毛虫新名录。厘清砂壳纤毛虫共有15科69属954种, 其中海洋种为15科69属925种, 淡水种为3科5属29种。在所有属中, 以拟铃虫属(Tintinnopsis)包含物种最多, 为137种, 其中海洋种为118种。我国水体共记录有13科36属164种, 海洋种13科36属144种, 淡水种2科3属20种。除杯形铃壳虫(Codonella cratera)、湖泊领细壳虫(Stenosemella lacustris)、蜉蝣筒壳虫(Tintinnidium ephemeridum)、蝌蚪筒壳虫(Tintinnidium ranunculi)、半缘筒壳虫(Tintinnidium semiciliatum)、纺锤拟铃虫(Tintinnopsis fusiformis)、伊利诺拟铃虫(Tintinnopsis illinoisensis)、卵圆拟铃虫(Tintinnopsis ovalis)、圆柱拟铃虫(Tintinnopsis cylindrata)、这9个种外, 其他淡水种在我国都有记录。该名录中, 除了已有中文名的159种外, 其余的种我们给出了中文译名, 并将部分译为似铃虫属(Tintinnopsis)的中文名统一为拟铃虫属, 部分译为麻铃虫属(Leprotintinnus)的中文名统一为薄铃虫属, 将截短角口虫(Salpingella decurtata)改为截短号角虫, 将冰生拟铃壳虫(Codonellopsis glacialis)改为冰生类铃虫。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徐奎栋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61-675.  doi:10.3724/SP.J.1003.2011.15121
    摘要 ( 3552 )   HTML ( 15 )   PDF (517KB) ( 484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是指生活于海洋沉积物中及表面的所有单细胞原核和真核微型生物, 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藻及原生动物等光合自养和异养的类群。与水体相比, 海洋底栖生境孕育了形态和功能多样性更高的微型生物, 在陆架浅海单位体积沉积物中其丰度较之水体中同类生物高一至几个数量级, 而深海则孕育着特殊进化环境下新奇多样且数量庞大的微型底栖生物, 是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迄今对于微型生物是全球性还是限定性分布一直存在争议, 对其解答受到分类研究欠缺及采样不足的制约。分子生物学从正反两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无法得出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海洋微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侧重于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分子多样性, 较为显著的进展体现在原核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及底栖真核微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对于海洋底栖原生动物的多样性研究则相较滞后。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海洋微型底栖生物各主要类群的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进展, 探讨了各类群在全球的潜在物种多样性, 并就我国未来加强海洋微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构成、分布与变动及驱动变化的因子以及底栖微食物网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我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展望: 以黄海为例
    李新正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76-684.  doi:10.3724/SP.J.1003.2011.09126
    摘要 ( 3488 )   HTML ( 19 )   PDF (354KB) ( 3668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指出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中以胶州湾、长江口、福建和浙江沿岸等海域研究较多, 其他海域还需要加强。介绍了常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包括种类组成、栖息密度(丰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次级生产力、能量级等)中的研究方法, 环境变化、环境污染、海洋工程建设等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 并重点以黄海为例, 列举了已有的主要调查项目和研究成果。我国已有的研究表明, 渤海海域底栖动物区系简单, 大型底栖生物共413种, 种数在四个海区中最少, 优势种主要是低温、广盐暖水种; 年总平均生物量为19.83 g/m2, 以软体动物占有绝对优势; 年总平均栖息密度474个/m2, 多毛类和软体动物为主要贡献类群。黄海大型底栖生物共853种, 优势种为狭盐性北温带种; 北黄海年总平均生物量为99.66 g/m2, 以棘皮动物最高; 南黄海年总平均生物量为27.69 g/m2, 多毛类贡献量最高; 北黄海年总平均密度为2,017.40个/m2, 而南黄海只有88.67个/m2差异较大; 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的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远高于其他海域。南黄海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为4.98 g(去灰干重)/m2, 两个高生产力区位于黄海冷水团两侧。东海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1,300种, 主要优势种类有45种, 与黄海优势种生物之间有很大差别; 东海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不显著, 基本趋势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 东海各海域的年总平均生物量浙江海域(28.22 g/m2)>长江口海域(15.55 g/m2) >台湾海峡(8.98 g/m 2); 年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64个/m2, 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南海大型底栖生物共发现1,661种, 明显高于渤、黄、东海, 部分优势种类与东海相同, 与黄海、渤海差别较大; 年总平均生物量为20.06 g/m2, 基本趋势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 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为主要贡献类群; 年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98个/m2, 夏季>春季>冬季>秋季, 多毛类生物为主要贡献者。指出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剧烈, 对海洋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显得尤为急迫, 而对海洋大型底栖生物长期的变化规律、变化机理、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的研究, 是探究海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服务功能, 提出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建议, 使之永续利用的基础和迫切任务。

    南沙群岛珊瑚礁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尹健强, 黄良民, 李开枝, 熊兰兰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85-695.  doi:10.3724/SP.J.1003.2011.11130
    摘要 ( 3638 )   HTML ( 7 )   PDF (555KB) ( 3806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珊瑚礁是地球上已知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 为了深入分析珊瑚礁的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2004年5月5-15日在南沙群岛渚碧礁布设10个大面站(澙湖、礁坪各5个)和1个连续站(位于礁坪), 使用网目孔径分别为169 μm和505 μm的两种浮游生物网进行垂直拖网采样。结果表明: 共鉴定浮游动物种类96种和幼虫17个类群(或类型), 其中桡足类最多, 达65种, 其次是幼虫; 浮游动物数量丰富, 根据169 μm网具样品的数据, 平均丰度高达926.0±1,155.8 inds./m3, 优势类群依次是桡足类、被囊类和幼虫, 优势种为奥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orsinii)、珍妮纺锤水蚤(Acartia shuzheni)、长尾住囊虫(Oikopleura longicauda)梭形住囊虫(O. fusifornis)和腹足类面盘幼虫(Gastropoda veliger); 渚碧礁浮游动物空间分布差异相当显著, 澙湖区形成与礁坪区不同的群落, 前者种类多、丰度高、优势种突出、均匀度低, 而后者则完全相反, 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变化是由珊瑚礁礁盘的空间异质性所造成。浮游动物昼夜变化明显, 夜间出现的种数和平均丰度分别是日间的4.6和46.2倍。浮游动物群落以终生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占多数, 它们来源于礁外海水, 有的也属于礁栖类型。在珊瑚礁中, 中小型浮游动物无论在种类还是丰度方面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亚珊瑚礁分布海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
    柯志新, 黄良民, 谭烨辉, 尹健强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696-701.  doi:10.3724/SP.J.1003.2011.06145
    摘要 ( 3340 )   HTML ( 8 )   PDF (426KB) ( 3528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珊瑚礁区生物群落应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 以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珊瑚礁发展发育的关系, 我们于2006年10月26日至11月10日对三亚珊瑚礁保护区9个有珊瑚礁分布的站点进行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类61属130种(包括变种、变型), 其中硅藻门48属101种, 甲藻门10属25种, 蓝藻门2属3种, 金藻门1属1种。硅藻门的角毛藻属(Chaetoceros)种类最多, 根管藻属(Rhizosolenia)的种类次之。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348-11,320个/L, 平均为3,247个/L。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硅藻占绝对优势, 平均丰度为3,230个/L, 占总密度的99.5%。调查海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6种, 其中桡足类29种, 水母类17种, 浮游幼虫10种, 毛颚类7种, 被囊类6种, 浮游腹足类4种, 十足类、多毛类和介形类各1种。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密度范围为43-190个/m3, 平均为114个/m3。优势类群为桡足类、各类幼虫和毛颚类, 平均分别占浮游动物总密度的28.5%, 27.7%和13.6%。各站位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3.98和0.70, 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4.37和0.87。鹿回头和大东海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大, 而生物多样性指数低。活的造礁石珊瑚种数和覆盖率高的站点的浮游生物多样性也较高。

    深圳湾潮间带1995-2010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蔡立哲, 陈昕韡, 吴辰, 彭欣, 曹婧, 傅素晶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02-709.  doi:10.3724/SP.J.1003.2011.08124
    摘要 ( 3303 )   HTML ( 10 )   PDF (556KB) ( 329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1995-2010年在深圳湾潮间带5条断面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 分析了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度指数(d)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M-AMBI)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即距离深圳河口越近,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越少, 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越低。空间差异还体现在越靠近深圳河口的取样断面, 大个体物种, 如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innaticirris)和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的栖息密度越低, 而小个体、生命周期短的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寡毛类动物栖息密度所占的比例越高, 丰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 简称ABC)法证实了深圳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推测是由于深圳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 排入深圳河的污水量增加, 导致距离深圳河越近, 有机质含量越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的年和季节变化各不相同, 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西沙群岛海域造礁石珊瑚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特点
    黄晖, 尤丰, 练健生, 杨剑辉, 李秀保, 董志军, 张成龙, 袁涛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10-715.  doi:10.3724/SP.J.1003.2011.06132
    摘要 ( 3442 )   HTML ( 12 )   PDF (347KB) ( 4537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6年3-5月, 采用国际通用的截线样带法对海南省西沙群岛主要珊瑚礁海域的18个岛礁造礁石珊瑚进行了实地调查, 共记录13科45属188种, 其中62个新记录种。整合文献资料, 该海域共记录造礁石珊瑚13科50属204种, 基本包括分布在我国(不含台湾省)的所有造礁石珊瑚科属和绝大多数种类。造礁石珊瑚以生长速度快的分枝状珊瑚为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华光礁海域、金银岛海域和永兴岛海域。聚类分析可以把18个调查岛礁分成3个类群: 有人类居住的大型环礁群、独立岛礁群和无人居住的大型环礁群(华光礁)。为了有效保护珍稀的造礁石珊瑚资源, 按照其种类多样性和分布特点重点保护关键海域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海典型生境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样性特点
    徐凤山, 张均龙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16-722.  doi:10.3724/SP.J.1003.2011.07158
    摘要 ( 3169 )   HTML ( 10 )   PDF (241KB) ( 5150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海域广阔、海岸线绵长、环境复杂、包含的生境多样, 对中国海典型生境中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样性的分析, 可以反映中国海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区系特点。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贝类学家的报道, 对不同典型生境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多样性特点、生活环境、生态习性进行了阐述, 对不同海区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由于沿岸水、冷水团及黄海暖流的影响, 黄海的区系组成最为复杂; 受台湾暖流和黑潮暖流的影响, 东海的多样性呈现出随纬度降低、离岸越远, 暖水种增加且暖水性增强的特点; 南海由于南部濒临赤道, 北部属亚热带, 存在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场等多种生境, 其多样性最高。到目前为止, 中国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共记录有1,104种, 分属于77科393属, 其中渤海有68属87种, 黄海121属175种, 东海195属337种, 南海的种类最多, 297属822种。

    中国红树林区的耳螺
    刘毅, 王瑁, 王文卿, 卢昌义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23-728.  doi:10.3724/SP.J.1003.2011.06129
    摘要 ( 3839 )   HTML ( 118 )   PDF (215KB) ( 4400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耳螺是一类特殊的原始有肺类软体动物, 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陆交汇区的高潮带和潮上带。耳螺在红树林区广泛分布, 且资源非常丰富, 全世界已知的约240种耳螺中, 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种类在红树林区被记录。本文总结了耳螺与红树林的关系以及中国嗜盐耳螺的种类, 综述了红树林区耳螺的种类组成、分布、生态功能、行为等的研究进展, 报道了中国大陆红树林耳螺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中国共有嗜盐耳螺11属59种(附录I), 其中9属42种分布于红树林区,包括21个新记录种。提出了耳螺对环境变迁和人为干扰十分敏感, 可作为海堤建设对红树林影响的重要指示物种, 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海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
    廖玉麟, 肖宁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29-736.  doi:10.3724/SP.J.1003.2011.08155
    摘要 ( 4367 )   HTML ( 15 )   PDF (370KB) ( 5067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棘皮动物是大型底栖动物的重要类群和组成部分。本文从种类组成和区系分布类型两个方面分析了各海区棘皮动物的多样性特点, 讨论了温度、海流和水团等海洋环境因素对棘皮动物分布的影响。目前中国海域棘皮动物已记录有591种, 包括海百合纲44种, 海星纲86种, 海胆纲93种, 海参纲147种, 蛇尾纲221种。黄、渤海和东海、南海的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黄、渤海棘皮动物仅59种, 东海200多种, 南海约450种。呈现从北往南种数逐渐增多,暖水性也逐渐增强的分布特征。值得提出的是, 黄海夏季冷水团的存在使黄海较深水域常年保持了显著较低的水温环境, 以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和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等为优势种的冷水群落得以存在和发展, 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黄海区系属于北太平洋温带区系的一个次级生物地理单元。但是在这591种棘皮动物中, 只有34种是居于北太平洋温带区域, 仅占总种数的5.8%; 557种是暖水种(约占94.2%), 其中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因此总体来说, 中国海域棘皮动物区系暖水性成分占压倒性优势。

    南海东沙岛及太平岛鱼类种类组成和动物地理学特点
    邵广昭, 陈正平, 陈静怡, 黄建华, 郭人维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37-763.  doi:10.3724/SP.J.1003.2011.27133
    摘要 ( 4225 )   HTML ( 23 )   PDF (533KB) ( 8820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就笔者等在南海之东沙岛及太平岛两处海域所调查记录到的珊瑚礁鱼类, 连同自1975年以来之文献与数据库的记录作综合整理。结果表明, 东沙岛有73科652种, 太平岛有56科466种, 两岛合计共有76科759种。太平岛所记录的总鱼种数较东沙岛为少, 主要原因纯系因太平岛之礁域面积较小, 且调查次数甚少之故。根据各鱼种地理分布范围之分析, 发现在此二岛所记录到的鱼种几乎全部都是印度-太平洋、印度-西太平洋及西太平洋等广泛分布的鱼种, 目前只有黄头刻齿雀鲷(Chrysiptera chrysocephala) 1种是只在南海发现之鱼种。由此可推测南海的鱼类相应与周边海域或珊瑚三角的鱼类相充分交流, 并未有明显隔离或种化的现象。东沙岛及太平岛鱼类相之Sørensen相似性系数值虽已达85.69%, 但其中仍有240种是只分布在东沙岛及台湾(165种), 或太平岛及台湾(75种), 而未在另一岛屿发现之鱼种, 且其中只在太平岛及东沙岛发现的21种及20种鱼中, 大多为稀有种, 非常不 容易被调查到。故推测目前在此二岛所作的调查频度相当不足, 如果调查能更密集更长期, 则两岛的鱼相会更 相似。

    黄海鱼类组成、区系特征及历史变迁
    刘静, 宁平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64-769.  doi:10.3724/SP.J.1003.2011.06164
    摘要 ( 5813 )   HTML ( 12 )   PDF (273KB) ( 5074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馆藏标本、采集记录及相关文献资料, 分析了黄海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和历史变迁。结果表明: 黄海海域共出现鱼类113科321种。从适温类型来看, 暖温性种类最多, 有139种; 暖水性种类次之, 107种; 冷温性种类70种; 冷水性种类5种。从栖所类型来看, 绝大多数为大陆架浅水底层鱼类, 有193种, 大陆架岩礁性、大陆架浅水中上层、大陆架浅水中底层、大陆架大洋洄游性中上层和大洋深水底层鱼类分别为41、34、29、15和9种。纵观历史文献资料, 发现黄海鱼类群落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以鳀鱼占绝对优势, 传统经济鱼类如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太平洋鲱(Clupea pallasii)、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鲐(Scomber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鲆鲽类等在渔获物中所占的比例降低, 昔日占优势的大型经济鱼类, 逐渐被小黄鱼幼鱼、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方氏云鳚(Pholis fangi)、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等经济价值较低的种类所取代, 鱼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因此, 加强黄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多样性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河口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控制因素:以切萨皮克湾为例
    阚金军, 孙军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70-778.  doi:10.3724/SP.J.1003.2011.09149
    摘要 ( 3728 )   HTML ( 4 )   PDF (667KB) ( 329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咸淡水的混合和重要营养盐与有机物的再循环, 使得河口成为地球上生产力较高而动态变化明显的水生生态系统。一个典型的河口区断面中, 细菌群落包含了一些从淡水到海洋的过渡类型: 例如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蓝细菌(Cyanobacteria)[聚球藻(Synechococcus)]、拟杆菌(Bacteroidetes)、放线细菌(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等。此外, 河口也包含其独特的细菌群落: SAR11组、玫瑰杆菌属(Roseobacter)、SAR86和放线细菌(Actinobacteria)的一些进化亚枝(subclades), 表明海湾或者大型温带河口区细菌类群具有区域生态适应性。以研究较多的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 Bay)为例, 其细菌群落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和周期性的年际变化特征; 这些变化除了受水的滞留时间和细菌生长速度影响外, 还可能受其他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叶绿素a和水温变化的影响最大, 其他环境因子如溶解氧、铵态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以及病毒的丰度也有影响。近年来, 基于群落水平的基因组学(genomics)和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研究自然条件下微生物群落错综复杂的基因多样性和表达, 提供了揭示水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新功能基因的途径。

    中国沿海甲藻包囊研究进展
    顾海峰, 刘婷婷, 蓝东兆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79-786.  doi:10.3724/SP.J.1003.2011.08098
    摘要 ( 3508 )   HTML ( 9 )   PDF (337KB) ( 363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休眠包囊是甲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们对于甲藻种群的生存、延续以及扩散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能够形成休眠包囊的甲藻大部分时间以包囊的形式存在于沉积物中, 因此研究包囊有助于揭示甲藻的物种多样性。根据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种类和数量还可以追溯各海区的富营养化历史, 以及重建古海洋环境。本文介绍了甲藻包囊的研究方法, 指出形态分类需要结合萌发实验对营养细胞进行观察。中国近20年来的研究共记录了甲藻包囊25属67种(以生物学名称为准), 我们整合文献资料列出了中国沿海甲藻包囊物种名录。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 有18种, 其次是施克里普藻属(Scrippsiella)、膝沟藻属(Gonyaulax)和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 分别有9种、7种和5种, 其余的属在1-3种之间。我国之前的研究多局限在形态的鉴定而缺乏足够的萌发实验支持, 故部分种类的鉴定还有待验证。最后, 我们分析了中国甲藻包囊研究应该注重的研究方向。

    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孙军, 靳少非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87-797.  doi:10.3724/SP.J.1003.2011.11117
    摘要 ( 3535 )   HTML ( 9 )   PDF (1506KB) ( 4362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统计了中国近海97种今生颗石藻的记录, 分别隶属于4个目, 11个科, 44个属。其中条结藻属(Syracosphaera)包含物种数最多, 达20种。本文记录的中国近海5个今生颗石藻新记录种是: 莱卡曲球藻(Cyrtosphaera lecaliae)、戏剧条结藻(Syracosphaera histrica)、突筋科球藻(Corisphaera strigilis)、盘孔筏球藻(Pontosphaera discopora)和贝氏布拉藻(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本文还报道了中国近海19种(包括6个未定种)今生颗石藻分类和形态学描述, 及其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和偏光显微镜图谱。同时还编制了中国近海常见今生颗石藻的检索表。

    中国大型海藻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丁兰平, 黄冰心, 谢艳齐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798-804.  doi:10.3724/SP.J.1003.2011.07128
    摘要 ( 3931 )   HTML ( 20 )   PDF (240KB) ( 6169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 本文对中国大型海藻区系划分、区系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总结和分析。目前, 中国海藻区系可划分为4个小区, 即黄海西区、东海西区、南海北区和南海南区。大型海藻物种数达到1,277种, 其中蓝藻门6目21科57属161种(及变种)、红藻门15目40科169属607种(及变种)、褐藻门11目24科62属298种(及变种), 绿藻门11目21科48属211种(及变种)。简要地介绍了它们的区系分布、垂直分布、时空变化等方面的分布特征。文中还对我国大型海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短分析, 以期有益于我国大型海藻多样性研究的发展。

    DNA条形码及其在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超伦, 王敏晓, 程方平, 孙松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805-814.  doi:10.3724/SP.J.1003.2011.10173
    摘要 ( 3721 )   HTML ( 13 )   PDF (358KB) ( 4150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浮游动物的准确鉴定是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部分类群特别是浮游幼体由于形态差异细微, 鉴定存在困难, 导致物种多样性被低估。DNA条形码(DNA barcodes)技术为浮游动物物种鉴定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已迅速应用于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本文介绍了DNA条形码的基本概念、优势及局限性, 总结了该技术(主要是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mtCOI)基因序列片段的DNA条形码)在海洋浮游动物物种快速鉴定、隐种发现、营养关系研究、生物入侵种监测、群落历史演变反演、种群遗传学以及生物地理学中的成功应用。随着DNA条形码数据库信息量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 DNA条形码将提供除了种类鉴定外更加丰富的信息, 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海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推动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的发展。

    中国重要海洋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崔朝霞, 张峘, 宋林生, 尤锋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815-833.  doi:10.3724/SP.J.1003.2011.19125
    摘要 ( 3643 )   HTML ( 16 )   PDF (534KB) ( 5498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洋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物种的起源与进化历史, 而且为遗传资源的保存、海水养殖动物育种和遗传改良及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稳定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概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重要海洋动物(主要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具体阐述其在种质鉴定、系统进化、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良种培育等方面的应用, 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洋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加快优良种质的培育, 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南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陈清潮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834-836.  doi:10.3724/SP.J.1003.2011.03127
    摘要 ( 2553 )   HTML ( 12 )   PDF (260KB) ( 3507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微信号:swdyx_wx

  • 淘宝店二维码

  •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