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南省两栖类物种名录修订
生物多样性
2022, 30 (4):
21470-.
DOI: 10.17520/biods.2021470
云南省是我国两栖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受威胁的两栖类物种数显著增加, 亟需对两栖类的名录进行更新和完善。本文在《云南两栖爬行动物》的基础上, 通过收集近十余年的研究资料, 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 确定物种有效性和分类归属, 并结合本团队野外考察数据, 对云南两栖类的物种名录和分布进行系统的整理与修订。修订后的名录共记录云南省两栖类191种, 隶属3目12科49属, 占全国两栖类种数的32.5%。自2008年以来, 云南省新增两栖类1科23属70种, 本名录修订3科31属47种; 共发现34个新种、15个中国新纪录和10个省级新纪录种, 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边境地区。云南省记录45种受威胁物种, 占云南省两栖类种数的23.6%, 占全国受威胁两栖类物种数的25.6%。其中, 2种被列为极危(CR), 9种被列为濒危(EN), 34种被列为易危(VU)。名录共记录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占受国家保护两栖类种数的16.0%。此外, 列入CITES附录I和附录II的分别有1种和8种, 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而作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种。在新名录的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云南省两栖类多样性与分类研究不足的类群、考察薄弱的地区、物种丰富度的格局分布以及受威胁情况, 以期对云南省未来两栖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3
云南省两栖类物种丰富度县域分布热点图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截至2021年8月, 云南省已记录191种两栖类, 隶属3目12科49属, 占全国两栖类种数的32.5% (附录1)。其中, 蚓螈目1科1属1种(0.5%)、有尾目3科5属13种(6.8%)、无尾目8科43属177种(92.7%)。以蛙科(45种)、角蟾科(45种)、树蛙科(40种)物种居多, 占无尾目物种总数的73.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自2008年《云南两栖爬行动物》出版以来, 云南省新增两栖类1科23属70种, 本名录分别修订了3科31属47种的分类, 共发现两栖类34个新种、15个中国新纪录和10个云南省新纪录种, 这些新种和新纪录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边境地区(图1, 表1, 表2, 表3, 附录2)。除2013年和2014年外, 云南省每年都有新增的物种, 主要集中在树蛙科(30.5%)、蛙科(16.9%)和角蟾科(28.8%) (图2)。云南省两栖类共91种为中国特有种, 占全国两栖类中国特有种总数的28.5%, 另外云南特有两栖类56种, 占云南两栖类总数的29.3%。云南的边境地区, 尤其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图3)。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