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20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0

    大型真菌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专辑介绍了我国首次大型真菌红色名录的评估概况。封面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展示了6 种被列入红色名录的真菌: 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庐山石耳(Umbilicaria esculenta)。它们都具有重要的食、药用价值, 其野外生存状况因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处于受威胁状态, 亟需引起关注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封面设计: 王科、姚一建; 照片拍摄者: 郝艳佳、焦磊、杨祝良、葛再伟、林进忠、魏鑫丽)

    ■ 整期PDF文件 (PDF 5.97 MB)

      
    编者按
    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
    姚一建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1-3.  doi:10.17520/biods.2019152
    摘要 ( 1336 )   HTML ( 53 )   PDF (397KB) ( 959 )   附录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研究进展
    姚一建, 魏江春, 庄文颖, 蔡蕾, 刘冬梅, 李俊生, 魏铁铮, 李熠, 王科, 吴海军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4-10.  doi:10.17520/biods.2019173
    摘要 ( 1276 )   HTML ( 28 )   PDF (698KB) ( 89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型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但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境丧失与破碎化, 以及资源过度利用等因素, 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全面评估中国大型真菌的生存状况, 国家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于2016年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编制工作。经广泛和全面收集文献资料, 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与标准, 结合大型真菌特点和国内研究现状, 制定了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方法和流程, 动员和组织了全国相关研究力量, 对9,302种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中国大型真菌受威胁物种(包括疑似灭绝、极危、濒危、易危)共97个, 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1.04%; 近危101种, 占总数的1.09%; 无危2,764种, 占总数的29.71%; 数据不足6,340种, 占总数的68.16%。此次评估工作汇集了全国140多位专家的智慧, 是国内外迄今为止涉及物种数量最大、类群范围最宽、覆盖地域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大型真菌生存状况评估, 对我国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方法和程序
    王科, 刘冬梅, 蔡蕾, 吴海军, 李熠, 魏铁铮, 王永会, 吴红梅, 卫晓丹, 李斌斌, 李俊生, 姚一建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11-19.  doi:10.17520/biods.2019172
    摘要 ( 1265 )   HTML ( 31 )   PDF (1047KB) ( 773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过程中, 根据大型真菌与动植物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 对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做了适当调整, 形成了“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与标准”, 即: (1)依据可见的分布地点和子实体数量来估计、推测或判断种群的波动以及种群成熟个体数量的变化; (2)以一定的时间段代替世代时长来计算种群的变化情况; (3)将“疑似灭绝”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估等级。评估基本数据来自于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真菌分类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 评估过程包括任务分工、数据收集、评估物种确定、建立评估表、初评、专家评审和编制红色名录等步骤, 最终完成《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编制。

    中国大型真菌受威胁物种名录
    姚一建, 魏江春, 庄文颖, 魏铁铮, 李熠, 魏鑫丽, 邓红, 刘冬梅, 蔡蕾, 李俊生, 王科, 吴海军, 李斌斌, 王永会, 卫晓丹, 吴红梅, 赵明君, 杨柳, 苏锦河, 钟习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20-25.  doi:10.17520/biods.2019174
    摘要 ( 1250 )   HTML ( 31 )   PDF (564KB) ( 1482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非地衣型大型子囊菌受威胁现状评估及致危因素
    庄文颖, 李熠, 郑焕娣, 曾昭清, 王新存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26-40.  doi:10.17520/biods.2019153
    摘要 ( 1443 )   HTML ( 20 )   PDF (2657KB) ( 1009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子囊菌是真菌界物种数量最丰富的类群, 其中小型种类居多, 此次参评的我国非地衣型大型子囊菌(以下简称“大型子囊菌”)包括870种。评估结果表明, 我国大型子囊菌受威胁物种有24种, 其中疑似灭绝1种、极危6种、濒危3种、易危14种, 受威胁物种占评估大型子囊菌物种数的2.76%。此外, 无危的大型子囊菌189种, 占评估物种数的21.72%, 数据不足的616种, 占评估物种数的70.80%。本文对中国大型子囊菌红色名录评估的方法、过程和评估结果等进行了介绍, 对其受威胁现状、受威胁物种的区域分布、致危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分类学研究是进行红色名录评估的基础,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仍然需要引起重视并投入资金。建议分类学工作者、保护区管理人员、业余爱好者群体和生态学家合作并广泛参与大型真菌受威胁状况的评估。

    中国大型担子菌受威胁现状评估
    魏铁铮, 王科, 于晓丹, 李熠, 吴海军, 吴红梅, 王永会, 卫晓丹, 李斌斌, 蒋岚, 姚一建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41-53.  doi:10.17520/biods.2019164
    摘要 ( 1309 )   HTML ( 26 )   PDF (1195KB) ( 948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文献和标本信息以及专家提供的数据, 依据中国大型真菌评估的标准和程序, 对中国范围内已知大型担子菌进行了受威胁状态评估。结果显示, 在评估的6,268种担子菌中, 受威胁(疑似灭绝、极危、濒危、易危)的物种有45种, 受威胁比例为0.72%。受威胁的大型担子菌物种中食药用菌比例达1/3以上, 且大部分物种仍无法人工栽培, 主要依赖野生资源。我国受威胁担子菌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栖息地萎缩和破坏是我国大型担子菌受威胁的首要因子, 过度采挖是食药用菌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此外, 数据不足的大型担子菌共4,251种, 占被评估大型担子菌总数的67.82%, 表明我国大型担子菌物种多样性及相关研究还存在不足。

    中国地衣的濒危等级评估
    魏鑫丽, 邓红, 魏江春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54-65.  doi:10.17520/biods.2019154
    摘要 ( 1763 )   HTML ( 32 )   PDF (1320KB) ( 1196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衣是大型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次评估的地衣共2,164种, 其中子囊菌地衣2,145种, 担子菌地衣19种, 分属于2门9纲34目92科352属。评估结果显示, 地衣受威胁物种共28种, 占被评估地衣物种总数的1.29%, 其中极危3种, 濒危7种, 易危18种; 近危6种, 无危657种, 而数据不足的物种达1,473种。这类因为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而未能进一步评估其生存状态和红色名录等级的物种占评估地衣总数的68.07%, 凸显了我国地衣学研究的严峻形势及对地衣分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受威胁物种的分析表明, 地衣由于自身生长缓慢和对环境污染敏感, 并且绝大多数分布区域狭窄, 种群数量少, 对生境退化的适应和恢复生长的能力弱,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使得这些地衣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 评为易危的一些地衣, 因具有较大的食药用价值而被过度采挖利用, 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其受威胁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对策
    李熠, 刘冬梅, 王科, 吴海军, 蔡蕾, 蔡磊, 李俊生, 姚一建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66-73.  doi:10.17520/biods.2019178
    摘要 ( 1352 )   HTML ( 31 )   PDF (716KB) ( 798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对9,302种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现状进行了评估。根据大型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此次评估还对IUCN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标准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本文总结了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部分物种的分类学地位存在争议, 缺少汉语学名; (2)大量物种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等信息缺乏; (3) IUCN的部分评估标准在大型真菌中难以使用; (4)物种的受威胁因素不明确, 缺乏科学定量的分析。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建议: (1)加强真菌分类学研究, 按命名规范拟定物种的汉语学名; (2)加强大型真菌的资源调查, 对重要物种和多样性热点区域进行长期定点监测; (3)引入物种分布建模等定量分析方法, 完善IUCN的评估标准, 使之更适用于大型真菌的评估; (4)鼓励公众参与, 建立交流互动平台, 扩大红色名录工作的影响, 加强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

    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在大型真菌红色名录编制中的作用
    王科, 赵明君, 苏锦河, 杨柳, 邓红, 王永会, 吴海军, 李熠, 吴红梅, 卫晓丹, 魏铁铮, 蔡磊, 姚一建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74-98.  doi:10.17520/biods.2019163
    摘要 ( 3106 )   HTML ( 79 )   PDF (2736KB) ( 5681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期以来, 分类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平面的方式发表在各种纸质文献资料中。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平面资料信息的数字化成为一种趋势,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生物资源信息的收集汇总, 构建了多种数据库, 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本研究探索并建立从菌物学平面资料信息构建数据库的流程和方法, 并在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和Index Fungorum所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软件操作和程序设计, 在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信息, 辅助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编制工作, 同时梳理和规范了菌物拉丁和汉语学名, 为菌物分类研究和资源评估与保护提供基础。

    物种分布模型在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及保护中的应用: 以冬虫夏草为例
    李熠, 唐志尧, 闫昱晶, 王科, 蔡磊, 贺金生, 古松, 姚一建
    生物多样性. 2020, 28(1):  99-106.  doi:10.17520/biods.2019158
    摘要 ( 1949 )   HTML ( 65 )   PDF (723KB) ( 1224 )   知识图谱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大型真菌资源丰富, 由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物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亟待保护。红色名录评估是物种保护的第一步, 为有效保护我国大型真菌多样性, 2016年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项目。合理的评估依赖于完善的物种地理分布、种群数量规模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大型真菌评估信息较少, 需要引入新的方法解决评估信息不足的问题。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菌,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评估信息相对充足, 此次被评为易危物种。利用物种分布模型对冬虫夏草未来分布区变化的预测在评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将物种分布模型分析方法引入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等级评估, 本文以此前我们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冬虫夏草的潜在分布区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为例, 介绍了应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大型真菌的潜在分布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分布区变化趋势的方法和流程, 以及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本文的分析, 我们认为物种分布模型在大型真菌的红色名录评估和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值得推广应用。


  • 微信号:swdyx_wx

  • 淘宝店二维码

  •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