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熊蜂盗蜜的花色偏好及对长距忍冬繁殖适合度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25, 33 (4):
24554-.
DOI: 10.17520/biods.2024554
植物开花过程中花色的变化作为一种指示信号会引导传粉者偏好访问变色前的花, 那么花色的变化能否影响昆虫盗蜜, 目前还不清楚。为了探究盗蜜者是否偏好变色前的花以及盗蜜对植物繁殖适合度的作用, 我们以忍冬属长距忍冬(Lonicera calcarata)为研究对象, 其花期3天, 花色从白变为黄, 再变为橘红, 野外记录访花昆虫的访问行为, 计算合法访问和盗蜜的频率; 统计不同居群3种颜色花的盗蜜率, 测量它们正常和盗蜜花朵的形态特征, 测量开花中正常和盗蜜花朵的花蜜现存量和糖浓度, 统计正常和盗蜜的花苞中花粉和胚珠总数, 进行不同人工授粉处理统计结实率。长距忍冬的访花者有尺蛾、蝶和熊蜂, 其中熊蜂可以合法地访花和对不同颜色的花盗蜜, 总的盗蜜频率高于合法访花频率; 橘红色和黄色花的盗蜜率、盗洞大小显著高于白色花; 盗蜜花的形态特征(尤其是唇瓣和花药)整体上小于正常花, 盗蜜减少单花的花蜜分泌量, 但不影响其糖浓度; 盗蜜不影响花苞中的花粉总数、胚珠数和植株的结实率。该研究表明盗蜜者熊蜂没有偏好访问变色前的花, 盗蜜会减少花蜜分泌量, 没有直接显著影响植物的雌雄适合度。植物花色变化对访花昆虫行为的影响需要更深入和持续的研究。 ![]()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3
长距忍冬正常花和盗蜜花在开花过程中3个时期花蜜的现存量(A)和糖浓度(B)的比较。不同的大写字母表明正常未被盗蜜的长距忍冬花蜜的现存量或者糖浓度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的小写字母表明盗蜜的长距忍冬花蜜的现存量或者糖浓度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同一时期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 ns表明同一时期不同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对于长距忍冬未被盗蜜的花朵, 时期1和时期2的花蜜现存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者均显著高于时期3 (Wald χ2 = 34.875, df = 2, P < 0.001); 对于长距忍冬盗蜜的花朵, 时期1的花蜜现存量显著高于时期2和时期3, 且时期2的花蜜现存量显著高于时期3 (Wald χ2 = 17.430, df = 2, P < 0.001), 时期3的花朵不分泌花蜜(图3A), 该结果表明相同的时间段内, 开花后期的时间段单花分泌花蜜的量在降低。在时期1、时期2和时期3, 未被盗蜜的花的花蜜现存量均显著高于盗蜜花(Wald χ2 = 10.110, df = 1, P = 0.001; Wald χ2 = 29.377, df = 1, P < 0.001; Wald χ2 = 10.324, df = 1, P = 0.001) (图3A), 表明盗蜜会使长距忍冬花朵的花蜜分泌量减少。
对于长距忍冬正常的未被盗蜜的花朵, 时期1花朵的花蜜糖浓度显著高于时期2和时期3, 且时期2的花蜜糖浓度显著高于时期3 (Wald χ2 = 42.750, df = 2, P < 0.001); 对于长距忍冬盗蜜的花朵, 时期1花朵的糖浓度显著高于时期2 (Wald χ2 = 11.989, df = 1, P = 0.001), 时期3的花朵不产生花蜜, 因此也无法测量其花蜜的糖浓度(图3B),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段内, 开花后期产生的花蜜的糖浓度在降低。在时期1和时期2, 未被盗蜜的花和盗蜜花的花蜜糖浓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Wald χ2 = 3.277, df = 1, P = 0.070; Wald χ2 = 0.681, df = 1, P = 0.409) (图3B), 结果表明盗蜜并不降低长距忍冬花蜜的糖浓度。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