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熊蜂盗蜜的花色偏好及对长距忍冬繁殖适合度的影响
王顺雨, 李杨, 吕晓琴, 李欣, 范权秀, 王晓月
生物多样性    2025, 33 (4): 24554-.   DOI: 10.17520/biods.2024554
摘要   (217 HTML11 PDF(pc) (12510KB)(292)  

植物开花过程中花色的变化作为一种指示信号会引导传粉者偏好访问变色前的花, 那么花色的变化能否影响昆虫盗蜜, 目前还不清楚。为了探究盗蜜者是否偏好变色前的花以及盗蜜对植物繁殖适合度的作用, 我们以忍冬属长距忍冬(Lonicera calcarata)为研究对象, 其花期3天, 花色从白变为黄, 再变为橘红, 野外记录访花昆虫的访问行为, 计算合法访问和盗蜜的频率; 统计不同居群3种颜色花的盗蜜率, 测量它们正常和盗蜜花朵的形态特征, 测量开花中正常和盗蜜花朵的花蜜现存量和糖浓度, 统计正常和盗蜜的花苞中花粉和胚珠总数, 进行不同人工授粉处理统计结实率。长距忍冬的访花者有尺蛾、蝶和熊蜂, 其中熊蜂可以合法地访花和对不同颜色的花盗蜜, 总的盗蜜频率高于合法访花频率; 橘红色和黄色花的盗蜜率、盗洞大小显著高于白色花; 盗蜜花的形态特征(尤其是唇瓣和花药)整体上小于正常花, 盗蜜减少单花的花蜜分泌量, 但不影响其糖浓度; 盗蜜不影响花苞中的花粉总数、胚珠数和植株的结实率。该研究表明盗蜜者熊蜂没有偏好访问变色前的花, 盗蜜会减少花蜜分泌量, 没有直接显著影响植物的雌雄适合度。植物花色变化对访花昆虫行为的影响需要更深入和持续的研究。


居群
Population
位置
Location
盗蜜率
Nectar robbing rate (%)
Wald χ2 df P
纬度
Latitude (°N)
经度
Longitude (°E)
海拔
Altitude (m)
白色花
White flowers
黄色花
Yellow flowers
橘红色花
Orange-red flowers
1 23.14 104.81 1,939 15.81 ± 5.30b 58.53 ± 13.36a 60.88 ± 14.68a 12.107 2 0.002
2 23.24 104.91 1,953 41.67 ± 22.05b 89.71 ± 7.55a 96.97 ± 3.03a 12.895 2 0.002
3 23.16 104.82 1,920 32.82 ± 3.41b 80.16 ± 8.40a 83.33 ± 9.62a 26.701 2 < 0.001
4 23.19 104.86 1,930 16.90 ± 6.91b 34.17 ± 19.73a 75.35 ± 9.01a 22.566 2 < 0.001
5 23.29 104.76 1,941 11.97 ± 4.93b 65.19 ± 17.12a 72.50 ± 7.25a 56.944 2 < 0.001
6 22.69 105.76 1,817 35.42 ± 7.38b 32.97 ± 7.67ab 58.78 ± 8.58a 8.746 2 0.013
7 22.19 105.16 1,761 0.00 ± 0.00c 20.00 ± 16.33b 38.89 ± 18.59a 42.372 2 < 0.001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1 长距忍冬7个野生居群的位置以及每一个居群中白色花、黄色花和橘红色花盗蜜率的比较(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同一行中标注不同的小写字母的数值表示在该居群不同颜色花的盗蜜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本次实验地点是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2°49′?23°12′ N, 104°37′?104°52′ E), 长距忍冬在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为斑状分布, 主要分为7个居群, 居群的位置信息见表1。
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长距忍冬7个野生居群白色花、黄色花和橘红色花的盗蜜情况统计如表1, 长距忍冬不同居群的盗蜜率存在差异。从居群1到居群5, 橘红色花和黄色花的盗蜜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者均显著高于白色花的盗蜜率(P < 0.005)。在居群6, 橘红色花的盗蜜率显著性高于白色花(Wald χ2 = 7.422, df = 2, P = 0.141), 而黄色花的盗蜜率与橘色花、白色花的盗蜜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居群7, 橘红色花的盗蜜率显著地高于黄色花、白色花的盗蜜率, 且黄色花的盗蜜率显著地高于白色花(Wald χ2 = 42.372, df = 2, P < 0.001)。该结果表明长距忍冬开花初期(白色花)会被盗蜜, 随着花期持续, 黄色花和橘红色花会被初次盗蜜和二次盗蜜, 致使其盗蜜率增加。
对于长距忍冬未被盗蜜的花朵, 时期1和时期2的花蜜现存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者均显著高于时期3 (Wald χ2 = 34.875, df = 2, P < 0.001); 对于长距忍冬盗蜜的花朵, 时期1的花蜜现存量显著高于时期2和时期3, 且时期2的花蜜现存量显著高于时期3 (Wald χ2 = 17.430, df = 2, P < 0.001), 时期3的花朵不分泌花蜜(图3A), 该结果表明相同的时间段内, 开花后期的时间段单花分泌花蜜的量在降低。在时期1、时期2和时期3, 未被盗蜜的花的花蜜现存量均显著高于盗蜜花(Wald χ2 = 10.110, df = 1, P = 0.001; Wald χ2 = 29.377, df = 1, P < 0.001; Wald χ2 = 10.324, df = 1, P = 0.001) (图3A), 表明盗蜜会使长距忍冬花朵的花蜜分泌量减少。
对于长距忍冬正常的未被盗蜜的花朵, 时期1花朵的花蜜糖浓度显著高于时期2和时期3, 且时期2的花蜜糖浓度显著高于时期3 (Wald χ2 = 42.750, df = 2, P < 0.001); 对于长距忍冬盗蜜的花朵, 时期1花朵的糖浓度显著高于时期2 (Wald χ2 = 11.989, df = 1, P = 0.001), 时期3的花朵不产生花蜜, 因此也无法测量其花蜜的糖浓度(图3B),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段内, 开花后期产生的花蜜的糖浓度在降低。在时期1和时期2, 未被盗蜜的花和盗蜜花的花蜜糖浓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Wald χ2 = 3.277, df = 1, P = 0.070; Wald χ2 = 0.681, df = 1, P = 0.409) (图3B), 结果表明盗蜜并不降低长距忍冬花蜜的糖浓度。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