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岛型城市红火蚁发生程度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以福建海坛岛为例
生物多样性
2023, 31 (5):
22501-.
DOI: 10.17520/biods.2022501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极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 研究海岛在城市化发展中红火蚁发生程度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 对保护海岛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建省东部的海坛岛为例, 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红火蚁发生程度空间格局, 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环境因子(8种)、社会经济因子(10种)以及两类因子交互作用对红火蚁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 研究区红火蚁发生程度空间密度表现为不均匀聚集特征, 农田发生程度最为严重(高-高聚集)、园林绿化用地次之(高-低聚集和低-低聚集)、居民区周边最轻, 且发生区域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18种影响因子对红火蚁发生程度空间分异解释度的q值范围为0.014-0.278。从整体上看, 两类因子对红火蚁发生程度的影响存在差异, 且社会经济因子q值平均数高于环境因子。对红火蚁发生程度影响最大的经济因子是农村人口数量(q = 0.278), 其次为乡镇面积(q = 0.268)。在环境因子中, 土壤类型(q = 0.172)和年均降水量(q = 0.149)的影响力较强。环境因子与社会经济因子两两叠加作用都将正向增强红火蚁的发生程度, 其中, 乡镇面积与邻近景区距离、年均降水量与邻近景区距离两组因子交互作用对红火蚁发生程度的影响力最大(q = 0.466)。本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耕作、城镇化建设中绿化苗木引种、道路交通运输对海岛型城市红火蚁发生程度的空间格局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 在防控中不仅要加强对调运苗木和往来货物的检疫, 还应采取因地适宜的防控措施, 有效抑制红火蚁种群数量和扩散速度。 ![]()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3
红火蚁发生程度影响因子空间分异解释度探测结果。影响因子代号含义见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18种影响因子对红火蚁发生程度空间分异解释度的q值范围为0.014-0.278, 所有影响因子满足P < 0.05的显著验证(图3)。其中: 农村人口数量(x12) q值最高(0.278), 坡度(x2) q值最低(0.014)。社会经济因子影响力平均q值高于环境因子。影响力排名前三的因子均为社会经济因子, 且都与农业农村相关。排名4-5位的因子是与交通运输相关的邻近码头距离(x17)和邻近道路类型(x15)。在环境因子中, 土壤类型(x5)和年均降水量(x6)的影响力较强, q值大于0.1; 其余环境因子的q值均低于0.1。结果显示, 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对红火蚁发生程度的影响力水平高于环境因子。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