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 2013, Vol. 21 ›› Issue (2): 197-205. DOI: 10.3724/SP.J.1003.2013.09160
何锴1, 王文智1, 李权1,2, 罗培鹏3, 孙悦华4, 蒋学龙1*
Kai He1, Wenzhi Wang1, Quan Li1,2, Peipeng Luo3, Yuehua Sun4, Xuelong Jiang1*
摘要:
为验证DNA条形码技术在小型兽类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 我们使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77号小型兽类标本进行鉴定。共鉴定出物种13种, 分别属于3目7科。其中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藏鼩鼱(S. thibetanus)、甘肃鼹(Scapanulus oweni)、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斯氏鼢鼠(Eospalax smith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等7种为莲花山首次报道。另外, 采自海拔2,800 m的黑线姬鼠是该物种全球海拔最高的分布记录。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形态鉴定需要研究者具有足够的分类学背景, 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鉴定则限制于网络数据库中缺乏足够的序列信息导致成功率不高。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形态鉴定依然是小型兽类鉴定的基石和主要手段, DNA条形码技术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 对形态鉴定的结果进行检验。最后本文认为DNA条形码鉴定前景非常乐观, 但在现阶段的使用中应与经典分类紧密结合并尽可能保存凭证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