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1999年, 第2期
    刊出日期:1999-05-20
      
    论文
    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与应用
    张大勇, 雷光春, ILKKA HANKI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81-90.  doi:10.17520/biods.1999012
    摘要 ( 5347 )   PDF (292KB) ( 589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集合种群是指一相对独立地理区域内各个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通过一定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结在一起。集合种群理论是生态学最新分支领域——空间生态学的主要研究途径之一;它关注的是局域种群之间个体迁移的动力学后果,以及具有不稳定局域种群物种的区域续存的条件。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集合种群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湖北省三品种猪27个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变异
    樊斌, 李奎, 彭中镇, Y. Chen, C. Moran, 龚炎长, 赵书红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91-96.  doi:10.17520/biods.1999013
    摘要 ( 3813 )   PDF (162KB) ( 271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共同推荐的27个微卫星标记,对湖北省3个主要地方猪种(通城猪、清平猪和阳新猪)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计算出各个品种的基因杂合度、各个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3个地方猪种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7489、0.6987和0.6273,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通城猪和清平猪亲缘关系较近,而两者与阳新猪亲缘关系略远。
    广东内伶仃岛猕猴食性及食源植物分析
    王勇军, 廖文波, 常弘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97-105.  doi:10.17520/biods.1999014
    摘要 ( 3814 )   PDF (366KB) ( 237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对内伶仃岛猕猴(Macaca mulatta)的植物食性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测定了食源植物适食部分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食源植物约200种,以叶食性、果食性最为丰富;(2)猕猴的活动区域以阔叶林、灌木林等植被类型为主;(3)食源植物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与栖息地植被组成特征相适应;(4)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发展的容纳量最适为820~1640只(平均1230只),而以743~1485只(平均1114只)最为合适,其总食量约相当于适食性优质植物资源总蕴藏量的10%~20%。
    蔬菜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群落多样性和相关性研究
    王成树, 陈树仁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06-111.  doi:10.17520/biods.1999015
    摘要 ( 3470 )   PDF (188KB) ( 290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比较脆弱的菜田生态系统中,蔬菜害虫和天敌如果没有人为防治的干扰,天敌群落和害虫群落在结构上有动态的消长规律。江淮地区蔬菜害虫主要为菜缢管蚜(Brevicoryae brassicae)、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及桃蚜(Myzus persicae)等;昆虫天敌主要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ndis)、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及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等。8月下旬~9月下旬,菜田昆虫种类丰富、个体发生量大,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较大。经典型相关分析,蔬菜害虫和天敌群落间典型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载荷较大的指标为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即两个群落结构间的相关,主要是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相关。
    苜蓿、草木樨、锦鸡儿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阎爱民, 陈文新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12-118.  doi:10.17520/biods.1999016
    摘要 ( 3711 )   PDF (287KB) ( 232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48株分离自新疆和内蒙的苜蓿属、草木樨属、锦鸡儿属植物的根瘤菌菌株, 进行了营养利用、抗生素抗性、耐逆性和酶活性测定等133个表型性状分析。发现分离自同种寄主植物的根瘤菌由于地理来源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多样性。通过数值分类,各已知种分别聚群,41株未知菌在85%的相似水平上分为3个不同于已知种的群。群1的菌株主要分自苜蓿,群2的菌株主要分自草木樨,群3的菌株分自锦鸡儿,XJ96 333(寄主为Melilotus)作为1个单株在84%的相似水平上和群1聚在一起。NM 020(寄主为Caragana)在88%的相似水平上和R.leguminosarum聚在一起; NM 183、NM 218(寄主为Caragana)在86%的相似水平上和S.fredii聚在一起; 在67%的相似水平上, XJ96 482(寄主为Medicago sativa)和其它所有供试菌株聚群。群1、2、3的所有菌株能在含2.0%(340 mM)NaCl的YMA培养基上、pH 9.0的YMA培养基、40℃的高温下生长; 群3的所有菌株还能在含3.0%(510 mM)Na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群1中90%的菌株和群2、3的所有菌株能在10℃的低温下生长。 表明群1、2、3的菌株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耐高低温的特性。和已知种S.meliloti具有相同寄主的群1、群2在85%相似水平上未和S.meliloti聚群,表现了这两群菌在表型上的多样性。
    秦巴山区蝗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廉振民, 梁沛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19-122.  doi:10.17520/biods.1999017
    摘要 ( 2922 )   PDF (124KB) ( 181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于1995~1997年对秦巴山区蝗虫资源进行了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提出的多样性指数(H')公式、Pielou提出的均匀度(E)公式及Simpson提出的优势度(C)公式,计算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生境、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月份,秦巴山区蝗虫群落的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值、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有明显差异。这主要与蝗虫的生物学特性直接有关,另外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厦门大屿岛三种鹭的种群动态和营巢
    胡慧娟, 陈剑榕, 孙雷, 吴广齐, 卢昌义, 宋晓军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23-126.  doi:10.17520/biods.1999018
    摘要 ( 3487 )   PDF (160KB) ( 219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厦门大屿岛白鹭保护区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白鹭(Eegrtta garzetta)和池鹭(Ardeola bacchus)进行种群动态和营巢观察研究。3种鸟的数量季节变化都很大,5~7月数量高峰期,每月总数都达5000只左右。5月底共5610只,3种鸟的比例分别为50.8%、32.0%和17.2%。4月开始大量在相思树梢上营巢,5月中至6月初巢数多达6000多个。结果表明,3种鸟都是厦门的繁殖鸟和留鸟。
    杭州石荠苎(Mosla hangchowensis)种群密度制约实验的统计分析
    陆大根, 葛滢, 常杰, 黄承才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27-131.  doi:10.17520/biods.1999019
    摘要 ( 3561 )   PDF (156KB) ( 210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我国特有、分布区极狭窄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杭州石荠苎(Mosla  hangchowensis)种群的密度制约规律。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种群的死亡率与密度密切相关。种群的最适密度为200~1000株/m2左右。不同密度种群的平均株高、开花数等性状随时间的动态关系均符合“logistic”模型。高密度种群中60%左右的个体能完成生活史;低密度种群中80%以上的个体能完成生活史。种群密度较高制约杭州石荠苎的植株形态和繁殖投资。
    全球变化与野生物种:观测和预测
    倪健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32-139.  doi:10.17520/biods.1999020
    摘要 ( 3213 )   PDF (262KB) ( 247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正在变暖。迅速的全球变化很可能对野生物种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农垦和造林实践所引起的自然生境的丧失和破坏。观测和预测的气候变化对野生物种的影响着眼于4个方面:生活史的时间、物种分布与种群格局、迁移对策以及重要地点。许多物种可能因气候的变化而灭绝,而气候变化所造成的野生物种分布的变化很可能对人类产生长期久远的影响。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及持续利用展望
    章家恩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40-144.  doi:10.17520/biods.1999021
    摘要 ( 3845 )   PDF (126KB) ( 392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在该领域急需开展如下研究:(1)土壤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研究;(2)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与生理生态学过程研究;(3)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机制与恢复研究;(4)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同时,要适度地持续开发利用土壤资源生物(包括食用与药用土壤生物、天敌生物、根际微生物、微生物肥料及环境净化与指示生物),这些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梁宗琦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45-150.  doi:10.17520/biods.1999022
    摘要 ( 3750 )   PDF (186KB) ( 491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功能意义原理出发,本文侧重介绍了与植物和昆虫密切相关的一些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和农用新药物开发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终止子技术与生物安全
    钱迎倩, 马克平, 桑卫国, 魏伟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51-155.  doi:10.17520/biods.1999023
    摘要 ( 3868 )   PDF (113KB) ( 228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终止子技术是美国Delta and Pine Land种子公司和美国农业部联合申请、经美国专利局1998年3月批准的一项专利。整个过程可叙述为遗传工程师在转基因作物中加入了由3个基因组成的终止子基因;得到的转基因作物的种子由种子公司加上一种诱导剂;经诱导剂的作用及终止子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在种子胚胎发育的后期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杀死了发育后期的胚胎;最后得到的是成熟但不育的种子。专利获得后,引起国际上巨大反响。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指出,终止子技术必须禁止,不然将给全球食品保障带来影响。原因是这项技术会使农民无法留种、对遗传多样性有负影响,由于农民不再育种影响到持续农业的发展,可能出现出售或交换不能发芽的种子以及通过花粉非故意的传播造成生物安全的风险。第三世界国家认为这项技术是“种子的灾难”、“农业上的中子弹”。虽然转基因作物产生不育种子可能在解决转基因逃逸带来的生态风险上有益处,但这个收获与终止子技术可能给全球食品保障带来危机相比,两者就不能等量齐观了。从另一角度看,这项技术可能又是遗传工程带来的另一种生物安全危机。
    关于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问题与建议 三、评估技术
    蔡淇松
    生物多样性. 1999, 07(2):  156-160.  doi:10.17520/biods.1999024
    摘要 ( 2480 )   PDF (67KB) ( 180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信息系统需要提供技术评估资料。对所收集的数据、模型与专家系统、技术支撑系统等的评估,是为用户提供指引性的概述。其数据分析与评估、信息系统技术评估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估技术与空间数据查询技术构成广义的人机界面的基本部分之一。

  • 微信号:swdyx_wx

  • 淘宝店二维码

  •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