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2003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5-20
      
    论文
    北京东灵山地区金龟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于晓东, 罗天宏, 周红章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179-187.  doi:10.17520/biods.2003024
    摘要 ( 3625 )   PDF (364KB) ( 303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北京西部东灵山地区金龟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选择11种不同的生境类型,分别代表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与环境变化;野外取样重复3年(1998~2000年),共获得金龟标本1721号,其中,腐食性金龟有6属20种,占总数的89.2%,植食性金龟有20属26种,占总数的10.8%。分别按样地内腐食性和植食性金龟的种类和数量对生境进行主成分分析排序,以及按样地内物种种类对生境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两者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将东灵山地区的生境类型划分为3组:即梨园岭退耕区的灌丛植被、小龙门林区的森林植被和东灵山主峰区的亚高山植被,梨园岭退耕区的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萌生丛被合并到小龙门林区森林植被类型中,反映了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可能是决定该地区金龟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对这3组生境类型内的金龟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腐食性和植食性金龟的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S)及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以灌丛植被内较高,而在亚高山植被内较低。腐食性金龟的均匀度指数(J)在森林植被内较高,在亚高山植被内较低;而植食性金龟的均匀度指数在亚高山植被内较高,灌丛内较低。比较常见种的生境选择,并进行种间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腐食性金龟4个常见种间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但中华嗡蜣螂(Onthophagus sinicus)与西伯利亚蜣螂(Caccobius sibiricus)、凹背利蜣螂(Liatongus phanaeoides)、嗡蜣螂属一种(Onthophagus sp1.)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后三者间呈正相关关系;植食性金龟5个常见种中,东方绢金龟(Serica orientalis)和福婆鳃金龟(Brahmina faldermanni)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脊臀毛绢金龟(Trichoserica heydeni)与拟凸眼鳃金龟(Trichoserica heydeni)和白斑跗花金龟(Clinterocera mandarina)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常见种间相关关系分析与它们在样地内的数量分布趋势相符,表明它们对不同生境类型有明显的选择倾向。
    高榕小蜂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谷海燕, 杨大荣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188-196.  doi:10.17520/biods.2003025
    摘要 ( 3419 )   PDF (376KB) ( 277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西双版纳地区采集干、湿两季5个样株的高榕(Ficus altissima)隐头果,单果收蜂,鉴定蜂种,共获高榕隐头果内小蜂标本18 000多号,隶属膜翅目5科9属14种。然后对样株小蜂群落结构、组成、性比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小蜂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在干、湿两季有着明显的差异:湿季隐头果内的小蜂种类比干季丰富。另外,受人为干扰较少的样株隐头果内小蜂种类比受严重干扰的样株丰富。高榕的非传粉小蜂主要由造瘿者组成,寄生小蜂和寄居性小蜂仅占很少一部分;干、湿两季的小蜂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很低,虽然在湿季群落内小蜂的丰富度指数较高,但不如干季小蜂分布得均匀;相同季节的小蜂群落均为中等相似,不同季节的2个榕树小蜂群落为中等不相似,有的树对达到极不相似水平;高榕隐头果内传粉小蜂的雄雌性比(♂:♀)较低,为0.14:1,而非传粉小蜂的雄雌性比相对较高,多在1:1左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高榕隐头果内的小蜂受不同季节温湿度、人为干扰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并改善西双版纳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丰富高榕隐头果小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黄海和东海小黄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蒙子宁, 庄志猛, 金显仕, 唐启升, 苏永全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197-203.  doi:10.17520/biods.2003026
    摘要 ( 3767 )   PDF (308KB) ( 250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本文分析了采自黄海和东海5个海区共计48个个体小黄鱼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从40个10 bp引物中选取20个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145个位点,其中132个(91.03%) 显多态性。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量化的平均遗传多态度为1.93(1.50~2.44),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分别为69%和31%;群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139和0.0861。用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所分析的5个群体可分为3个地理群系,从分子水平上支持了过去有关学者把黄海和东海的小黄鱼划分为北、中、南3个地理群系的观点。
    楚科奇海及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初步研究
    李荣冠, 郑凤武, 江锦祥, 郑成兴, 黄心光, 黄翔玲, 徐惠洲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204-215.  doi:10.17520/biods.2003027
    摘要 ( 3962 )   PDF (600KB) ( 272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99年夏季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采用30 cm×30 cm箱式取样器,取得16个站位大型底栖生物定量样品。经分析研究有大型底栖生物92科164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88.41%,三者构成北极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有独毛虫属一种(Tharyx sp.) 、齿吻沙蚕属一种(Nephtys sp.)、囊叶齿吻沙蚕(Nephtys caeca)、平滑胡桃蛤(Ennucula tenuis)、短吻状蛤(Nuculana pernula pernuloides)、拟猛钩虾属一种( sp.)、日本沙钩虾(Byblis japonicus)和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等。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11.83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538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以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占多数。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大型底栖生物有5个群落类型:Ⅰ. 梯额虫(Scalibregma inflatum)-紫轮参(Polycheira rufescens)-结栉盖蛇尾(Stegophiura nodosa)群落, Ⅱ. 拟单指虫(Cossurella sp.)-平滑胡桃蛤-鳞甲钩虾(Lepidepecreum sp.)群落, Ⅲ. 缩头竹节虫(Maldane sarai)-葛氏希泊钩虾(Hippomedon gorbunovi)-萨氏真蛇尾群落, Ⅳ.齿吻沙蚕(Nephtys sp.)-平滑胡桃蛤-日本沙钩虾-戈芬星虫(Golfingia sp.)群落和白令海群落, 即索沙蚕(Lumbrineris fragilis)-户枢蛤(Asthenothaerus sp.)-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革囊星虫(Phascolion sp.)群落。楚科奇海的群落Ⅰ、群落Ⅱ和白令海各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楚科奇海群落Ⅲ和群落Ⅳ出现一定扰动。
    西双版纳山黄麻林鸟类群落结构及功能分析
    王直军, 曹敏, 李国锋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216-222.  doi:10.17520/biods.2003028
    摘要 ( 3946 )   PDF (278KB) ( 312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初级阶段,鸟类与山黄麻林的相互关系对森林更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样带观测法,在山黄麻林内设10条观测带(各带100 m长,10 m 宽,合计面积1 hm2)观测记录鸟类,网捕鸟类了解摄食情况。观测到的鸟类隶属7个营养生态位集团,涉及11科、24属、45种;这些鸟类除5种主要以虫为食,4种主要吃草籽外,绝大多数都摄食山黄麻果实,因而山黄麻果实大量成熟期鸟类较多。山黄麻林鸟类群落的季节动态与山黄麻物候关系密切,随山黄麻林的花果量而变动,鸟类集中在果熟的山黄麻树上摄食,在山黄麻果熟的高峰期,鸟类群落呈现出种群数量丰富,多样性高而均匀度低的分布格局。36种食果鸟类的种群数量直接与山黄麻果实丰盛度有关,食虫、食草籽的鸟类与山黄麻林结构和食用山黄麻花果的昆虫数量均相关,山黄麻林维持了相应的鸟类群落,同时鸟类也控制了林内害虫,帮助山黄麻传授花粉、散播种子。在植被演替的过程中,山黄麻林与鸟类群落相互作用,协同发展,鸟类多样性联系着森林更新。
    水盾草在中国的分布特点和入侵途径
    丁炳扬, 于明坚, 金孝锋, 俞建, 姜维梅, 董柯锋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223-230.  doi:10.17520/biods.2003029
    摘要 ( 4019 )   PDF (322KB) ( 330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是原产南、北美洲的水生植物,近年来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它在中国已经成为归化植物。通过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的实地考察,调查点共300多个,覆盖我国东南沿海及华中10省(市、区)80多个县(市)。结果发现有水盾草分布的点67个。目前水盾草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及上海西部的淀山湖附近的河网地带。从地理纬度上看,自29°33′7″N(建德梅城)至31°35′2″N(常熟昆承湖);主要的水域类型为一些水流缓慢、水位稳定的小河道和中小型湖泊。在水盾草所处的沉水植物群落中,共调查到大型沉水植物8科18属21种,常见种为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这些也是浙北、苏南地区水域主要的水生植物。根据水盾草与各个种的种间相遇百分率来看,金鱼藻最高,为51.33%,其次为苦草、黑藻和菹草,分别为45.05%、36.56%、35.64%。可见相对其他水生植物群落而言,由这些种所组成的水生植物群落更易为水盾草所侵入。从各个分布点水盾草所处状态来看,有些点的水盾草已成为群落的优势种,有的刚刚定居,还有的则仍处于零星漂浮状态,这也表明水盾草在我国仍在进一步扩散之中。根据水盾草种子无成熟的胚及植株对脱水的敏感性,推测中国的水盾草最初可能是作为水族馆观赏水草引进而逸生的。从原产地水盾草分布纬度范围、适生环境、气候条件,结合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分析,水盾草在我国尚有很大的扩散空间,为了避免类似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那样的事件在中国重演,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及科技人员对水盾草的重视。
    云南高黎贡山怒族对植物传统利用的初步研究
    刀志灵, 龙春林, 刘怡涛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231-239.  doi:10.17520/biods.2003030
    摘要 ( 4028 )   PDF (313KB) ( 299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广泛调查和研究了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怒族对植物的传统利用形式。结果表明:怒族对植物的传统利用主要表现在食用、药用、观赏、宗教崇拜和文化利用等方面。讨论了怒族的传统文化在当地植物多样性利用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在植物多样性管理中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利用文化多样性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面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的现实,作者建议加以拯救和广泛的研究。
    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
    黄建辉, 韩兴国, 杨亲二, 白永飞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240-247.  doi:10.17520/biods.2003031
    摘要 ( 3748 )   PDF (267KB) ( 400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一个外来物种入侵一个新的生境无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尽管目前对这种条件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首先从其自身来说,需要有足够的入侵性,这可以认为是入侵种的生物学基础,可能表现为具有多倍性、一定的遗传变异、杂合性或表型可塑性,以及不同的交配系统等;其次一个物种的入侵成功还取决于入侵生境的可入侵性,这可以认为是入侵种的生态学基础,而新的种间关系的形成,尤其是入侵种与其他种类的互惠共生关系的建成是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入侵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中的一些最新进展,希望有助于我国学者对相关研究内容的开展以及对有害外来种入侵的防治。
    食果动物传播种子的跟踪技术
    肖治术, 张知彬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248-255.  doi:10.17520/biods.2003032
    摘要 ( 3742 )   PDF (319KB) ( 270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食果动物传播种子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难以跟踪种子命运和估计种子域。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方法用于研究食果动物与种子扩散和种子命运的关系,如直接观察法、同位素标记法、金属标记法、磁铁标记法、荧光染料法、微粒体标记法、线标法和遗传技术等。近年来,一些研究将数字编号用于种子标记,并已成为发展的主流。本文综述了以往跟踪种子命运和估计种子域的一些重要方法,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论文
    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模式、功能及规划原则
    于广志,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 2003, 11(3):  256-261.  doi:10.17520/biods.2003033
    摘要 ( 6705 )   PDF (229KB) ( 387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然而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保护区设计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自然保护区与非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过渡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缓冲区的想法。现在缓冲区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缓冲和社会缓冲两大主要功能。本文归纳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定义、模式和类型,回顾了缓冲区的发展,总结了缓冲区的规划原则。最后,我们还对国内保护区缓冲区的现状进行了讨论。

  • 微信号:swdyx_wx

  • 淘宝店二维码

  •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