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长白山垂直自然带弹尾纲物种概况
谢致敬, 乌云嘎, 孙新
生物多样性    2022, 30 (12): 22405-.   DOI: 10.17520/biods.2022405
摘要   (1154 HTML336 PDF(pc) (2121KB)(1330)  

以长白山弹尾纲为研究对象, 基于1758‒2022年度发表的分类学和生态学文献资料, 编制了长白山垂直自然带弹尾纲物种名录, 分析了首次发表物种的学者贡献、出版物、发表时间和各属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共梳理弹尾纲物种92种, 隶属于3目11科46属, 长角䖴目、原䖴目和愈腹䖴目的物种分别占比61%、31%和8%, 其中长角䖴目的等节䖴科(该类群物种数占总体比例, 26%)、长角䖴科(16%)和鳞䖴科(16%)、原䖴目的棘䖴科(26%)是该地区的主要类群。统计的92种长白山弹尾纲物种由36位学者首次定名和报道, 中国学者占主要贡献(33%), 其次为波兰(11%)、瑞典(11%)、俄罗斯(8%)和美国(8%); 相关论文多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Zootaxa是发表的主要期刊。基于海拔梯度的统计发现, 鳞䖴属(Tomocerus)和符䖴属(Folsomia)的物种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范围最广(海拔8001,700 m), 分布在海拔800 m (15个物种)、1,100 m (20个物种)和1,400 m (14个物种)的物种最多。基于以上结果, 本文讨论了长白山弹尾纲分类学现状和发展前景。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2 长白山垂直自然带弹尾纲物种描述学者及所属国家统计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长白山位于中国的东北部, 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 是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长白山独特的地质构造历史和地理位置, 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带谱, 其海拔跨度2,000 m, 其水平距离50 km的范围被认为是北半球温带到北极圈2,000 km的生态景观和植物类型的缩影。同时, 长白山在历史气候条件中, 尤其是末次盛冰期以来, 虽然经历了寒冷与温暖气候的周期变化, 但是并没有形成大冰盖, 因此与同纬度的欧洲和北美相比, 长白山拥有丰富的生物物种, 是世界温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山地(Yang & Xu, 2003; Zou et al, 2013)。因此, 长白山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的理想区域。目前山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地上植物和动物等分类基础良好的群落。土壤动物作为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Giller, 1996; Bardgett & Wardle, 2010; 时雷雷和傅声雷, 2014), 由于其形态分类学发展缓慢, 相关研究明显滞后。
由图2可知, 在长白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的92个弹尾纲物种主要由12个国家的36位学者首次定名和报道。本研究仅将物种的第一命名人及国家用于统计分析。其中有30个物种由中国的12位学者(占总学者数的33%)首次报道(Guo, 1996; Chen, 1997; Wu & Zhong, 1997; Wang, 1999; Sun et al, 2006, 2007, 2013, 2017; Ding, 2011; Ma, 2011; Sun & Wu, 2011, 2012a, b, c, d, e; Sun & Zhang, 2012; Xu et al, 2012; Wang et al, 2013; Sun, 2014, 2021; Sun & Arbea, 2014; Wu et al, 2014; Xie, 2019), 其中命名新种最多的是孙新; 有13个物种由波兰的4位学者(11%)首次报道(Stach, 1922, 1947, 1963; Szeptycki, 1973, 1977; Weiner, 1994; Pomorski, 2001, 2006; Weiner et al, 2019), 其中最多的为Andrzej Szeptycki; 有11个物种由日本的2位学者首次报道(Yosii, 1939, 1940, 1942, 1949, 1954, 1960, 1967; Uchida, 1940; Yosii & Lee, 1963), 其中Riozo Yosii报道10个物种; 有11个物种由俄罗斯的3位学者首次报道(Martynova, 1969, 1971, 1977; Potapov & Stebaeva, 1977; Babenko, 2011; Potapov et al, 2016, 2020; Potapov & Babenko, 2000), 其中Mikhail B Potapov最多; 有7个物种由瑞典的4位学者首次报道(Linnaeus, 1758; Tullberg, 1871; Wahlgren, 1899; Fjellberg, 1984), 其中Tycho Tullberg最多; 6个物种由韩国学者Byung-Hoon Lee首次报道(Lee, 1974, 1977; Lee & Lee, 1981; Lee & Park, 1984); 4个物种由美国的3位学者首次报道(Sch?tt, 1893; Folsom, 1899, 1918; Bellinger, 1952), 其中Justus Watson Folsom最多; 3个物种由法国学者Denis J R首次报道(Denis 1929, 1931); 3个物种分别由德国的2位学者首次报道(B?rner, 1909; Sch?ffer, 1896), 其中Von Car B?rner描述2个物种、Sch?ffer C描述1个物种。2个物种由英国的2位学者首次报道(Shoebotham, 1911; Brook, 1922), 分别为Brook G、Shoebotham J W。芬兰学者Reuter O M (Reuter, 1891)、瑞士学者Eduard Handschin (Handschin, 1925)分别描述1个物种。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