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中国生物物种编目进展与展望
江建平, 杜诚, 刘冰, 王科, 蔡磊, 李强, 黄晓磊
生物多样性    2022, 30 (10): 22531-.   DOI: 10.17520/biods.2022531
摘要   (1035 HTML64 PDF(pc) (1309KB)(3350)  

发现并描述地球上的生物物种, 建立可靠的生物分类系统, 编制权威且具有时效性的生物物种名录, 实现生物物种多样性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 对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和区域层面, 生物物种编目工作越来越被重视, 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为反映中国生物物种编目工作近些年取得的成绩, 本文联合各相关类群的专家, 分别总结了脊椎动物、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菌物等主要类群的物种编目进展情况, 并就将来如何更好地促进生物编目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望。现有数据显示, 中国已记录哺乳动物698种, 鸟类1,450种, 爬行类586种, 两栖类611种, 淡水鱼类1,591种, 高等植物38,493种(其中维管植物35,379种), 菌物约27,900种, 但尚无全面的包括所有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名录。近10年, 中国新增维管植物5个新科、86个新属、2,090个新种、374个新记录; 新增菌物新物种4,679个, 隶属于36纲140目438科1,372属。


国家
Country
大洲
Continent
新物种数
Number
of new
species
占全球
的比例
Percentage
to the
world (%)
中国 China 亚洲 Asia 4,679 20.09
美国 USA 北美洲 North America 1,758 7.55
泰国 Thailand 亚洲 Asia 1,640 7.04
巴西 Brazil 南美洲 South America 1,485 6.38
澳大利亚 Australia 大洋洲 Oceania 1,409 6.05
印度 India 亚洲 Asia 909 3.90
意大利 Italy 欧洲 Europe 859 3.69
西班牙 Spain 欧洲 Europe 683 2.93
法国 France 欧洲 Europe 639 2.74
南非 South Africa 非洲 Africa 513 2.20
日本 Japan 亚洲 Asia 501 2.15
韩国 Korea 亚洲 Asia 409 1.76
德国 Germany 欧洲 Europe 399 1.71
新西兰 New Zealand 大洋洲 Oceania 396 1.70
俄罗斯 Russia 欧洲 Europe 362 1.55
加拿大 Canada 北美洲 North America 295 1.27
厄瓜多尔 Ecuador 南美洲 South America 267 1.15
墨西哥 Mexico 北美洲 North America 265 1.14
荷兰 The Netherlands 欧洲 Europe 257 1.10
英国 UK 欧洲 Europe 218 0.94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2 近10年发现菌物新物种最多的20个国家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近10年发表的2,090个植物新物种隶属于131科534属。发表新物种较多的10个科是兰科、苦苣苔科、荨麻科、毛茛科、菊科、小檗科、禾本科、天门冬科、鳞毛蕨科、豆科, 其余121个科发表了剩余937个新种, 有64个科发表了3个以下的新物种。发表新物种较多的10个属是楼梯草属(Elatostema)、报春苣苔属(Primulina)、小檗属(Berberis)、风毛菊属(Saussurea)、秋海棠属(Begonia)、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凤仙花属(Impatiens)、耳蕨属(Polystichum)、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翠雀属(Delphinium), 其余524个属发表了剩余的1,536个新种, 有410个属发表了3个以下的新物种(表1)。热带、亚热带石灰岩、高山、亚高山丰富的下层植被类群是学者的关注热点, 特别是兰科、苦苣苔科等观赏价值较高的类群。
2012-2021年, 全球共发现了23,286个菌物新种, 全球已知菌物从10年前的126,221种增加到目前的149,507种(本章节数据来自Fungal Names, https://nmdc.cn/fungalnames/, 数据获取于2022年8月9日), 增长率达到18.49%。近10年来, 每年新发表物种数量稳步增加(图9), 以2016年为界, 2012-2015年年均发现1,843种, 而2016年以来, 年均新发表物种达2,652种, 增长了43.90%。在2020年, 全球共发现3,100个新物种, 是历史上发表菌物新物种数量最多的一年。全球参与上述菌物新物种发表的学者有7,173位, 10年间, 每年参与新物种发表的作者数量逐年增加, 从1,200人增加到1,750人, 增幅达20.83% (图9)。
近10年间, 发现自中国的菌物新物种有4,679种, 占同期全球新物种总数的20.09% (表2)。参与全球菌物新种发表的中国学者有1,212人, 占全球新种命名作者总数的16.90%。中国菌物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在这10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 每年发现的新物种数量从250种增加到750种, 命名作者数量从130人增加到360人。当前每年发现的菌物新物种数量和参与的命名作者数量较10年前增加了两倍左右(图10)。尤其在2021年, 中国共发现了753个新种, 占该年度全球总数的29.40%, 物种总数和贡献比率均创历史最高。
近10年间, 全球菌物新物种的发现地来自于包括南北极在内的185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发现的新物种最多, 有9,335种, 占全球的40.09%。而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 该地区的中国、泰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五个国家一共发现了8,138个新物种, 占亚洲的87.18%、占全球总数的34.95% (图11, 表2)。
按国家统计, 近10年来, 中国始终为年度发现菌物新种最多的国家, 共发现4,679个菌物新物种, 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2.66倍。接下来依次是泰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国土面积辽阔, 国土普遍位于适宜多数菌物生长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再加之分类学研究具备一定的积累和发展, 多年以来均位居新物种发现最多的国家行列。紧随前六位之后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非、日本、韩国等国, 同样处于温带地区, 不过国土面积相对有限, 物种多样性较低, 但其菌物分类学研究基础雄厚, 仍可发现500种以上的新物种(表2)。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