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 2006, Vol. 14 ›› Issue (6): 498-507. DOI: 10.1360/biodiv.060055
所属专题: 生物入侵
罗永发1, 王志刚2, 李加琪1, 张桂香2*, 陈瑶生3, 梁勇1, 于福清2, 宋卫涛4, 张自富5
Yongfa Luo 1, Zhigang Wang 2, Jiaqi Li 1, Guixiang Zhang 2*, Yaosheng Chen 3, Yong Liang 1, Fuqing Yu 2, Weitao Song 4, Zifu Zhang 5
摘要: 本研究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0对微卫星引物, 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 检测了10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3个外来牛品种的基因型。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杂合度,以Nei’s遗传距离和Nei’s标准遗传距离为基础, 采用非加权组对算术平均聚类法构建了聚类图, 分析了13个牛品种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关系。并以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为基础, 将13个中外黄牛品种分为三类: Ⅰ类属于普通黄牛品种, 包括延边牛、沿江牛、长白地方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哈萨克牛、复州牛和西藏牛; Ⅱ类属于含有瘤牛血统的黄牛品种, 包括日喀则驼峰牛和阿沛甲咂牛; Ⅲ类属于外来牛品种, 包括德国黄牛、西门塔尔牛和夏洛来牛。研究结果为加强我国地方黄牛品种种质特性研究以及地方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