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更新及分子条形码数据库
生物多样性
2025, 33 (4):
24584-.
DOI: 10.17520/biods.2024584
广东省是全球翼手目分布的热点区域, 也是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为全面了解广东省翼手目多样性资源现状, 并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本研究以作者研究团队长期本底调查与物种厘定结果为依据, 结合广东省历史记录文献, 对本省翼手目名录进行梳理、订正和更新, 针对性地基于本地标本序列构建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分子条形码数据库。结果显示, 截至2024年7月, 广东省记录翼手目8科24属61种, 物种多样性仅次于云南(8科31属82种), 占我国蝙蝠总物种数的43.2%。其中, 蝙蝠科物种37种, 为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科; 鼠耳蝠属(Myotis)物种11种, 为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属。本研究还运用DNA条形码技术, 主要基于本省组织样品扩增得到的COI及Cytb分子序列数据, 建立了本省涵盖61种翼手类的分子条形码本底参考数据库。这不仅更新修订了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与分布现状, 且所建立的分子数据库能为本省及周边省区的翼手目物种分子鉴定提供准确、便捷的基础数据。
表1
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截至2024年7月, 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共计8科24属61种, 无广东省特有种(表1)。根据翼手目分类系统排序, 依次为狐蝠科2属2种、假吸血蝠科1属1种、蹄蝠科3属6种、菊头蝠科1属8种、鞘尾蝠科1属2种、犬吻蝠科2属2种、长翼蝠科1属3种、蝙蝠科13属37种。蝙蝠科鼠耳蝠属有11种, 为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属。通过对广东省内翼手目濒危等级整理后发现(表1),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蒋志刚等, 2021)收录59种, 其中濒危(EN)等级1种, 即彩蝠(Kerivoula picta), 占全国濒危蝙蝠种数(4种)的25%; 易危(VU) 5种: 印度假吸血蝠(Lyroderma lyra)、无尾蹄蝠(Coelops frithii)、金黄鼠耳蝠(Myotis formosus)、渡濑氏鼠耳蝠(M. rufoniger)、大黑伏翼(Arielulus circumdatus), 占全国易危蝙蝠种数(15种)的1/3; 近危(NT)等级包括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犬蝠(Cynopterus sphinx)等6科14属21种, 占全国近危蝙蝠种数(43种)的48.8%; 无危(LC)共5科14属30种, 占全国42种的71.4%; 数据缺乏(DD)包括2科3属5种, 占全国35种的14.2%。被IUCN红色名录(IUCN, 2024)收录物种合计57种, 包括濒危种(EN) 2种: 安氏小蹄蝠(Hipposideros gentilis)、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 rex), 易危种(VU) 1种: 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 近危(NT) 4种: 棕果蝠、无尾蹄蝠、彩蝠和南蝠(Ia io), 无危(LC) 45种以及数据缺乏(DD) 5种。
广东省作为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物种新记录的发现对本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兽类新记录36种, 翼手目达28种, 约占广东省翼手目现有种类之半, 包括三叶小蹄蝠(吴毅和彭洪源, 2005)、大耳菊头蝠(吴毅等, 2001)、大墓蝠(周全等, 2012)、宽耳犬吻蝠(赵娇等, 2015)以及大黑伏翼(张礼标等, 2014)等(表1), 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为广东省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增添了新成员, 更对揭示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和保护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根据蒋志刚等(2021)的记录, 目前广东省共有44.2%的蝙蝠物种处于近危及其以上等级, 但迄今尚没有任何蝙蝠物种被正式列入中国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也缺乏相对应的种群数量监测和多样性保护的实施(吴毅等, 2004)。因此, 我们提倡蝙蝠研究者尝试多种监测技术如: 环境DNA监测技术(Bohmann et al, 2014; Garrett et al, 2023)、被动声学监测(曹慧等, 2021; Khalighifar et al, 2022)、基于GPS或Sigfox技术跟踪环志等(Goldshtein et al, 2024)与传统的种群调查方法结合, 对本底的蝙蝠多样性及其资源状况开展长期监测, 进一步准确评估蝙蝠物种的濒危等级, 为蝙蝠物种多样性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自Allen (1938)记录17种蝙蝠物种已过去80余年, 国内外翼手目分类学一直在更新发展, 尤其部分种类或类群的有效性或者分类学地位已发生了变动。本文依据《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魏辅文等, 2022)的分类系统, 并参考国际上最新的分类观点, 特别是广东省翼手目近20年的研究成果, 对目前本省蝙蝠物种及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虽然离《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的出版仅两年, 本研究在其记录的物种数量上仅增加了1种, 但包含了7种蝙蝠的有效性变更, 如印度假吸血蝠的分类地位变动, 以及部分物种的中文名、拉丁名以及濒危等级的更新(表1)。其中2024年广东省又新发现了金黄鼠耳蝠和爪哇伏翼, 同时根据本课题组多年来野外调查记录资料以及Handbook对其分布区描述(Wilson & Mittermeier, 2019), 我们目前确认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东方棕蝠在广东省的物种有效性(王应祥, 2003; Juste et al, 2013), 且根据分类厘定的结果对部分历史记录物种予以删除, 包括: 短翼菊头蝠历史记录应是近似种小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误定; 狭耳鼠耳蝠本质上应为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的误定; 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为华南水鼠耳蝠的误定; 普通伏翼并无可追溯的标本与序列, 应为近似种东亚伏翼的误定。
*中国特有种.濒危等级: EN: 濒危; VU: 易危; NT: 近危; LC: 无危; DD: 数据缺乏; \: 未纳入评估 ... 1 2011 ... 根据本研究整理的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 使用对应物种拉丁名加基因名, 如“Cynopterus sphinx Cytb”于NCBI数据库进行搜索, 共查询收集Cytb序列1,932条, COI序列1,208条.全部下载序列按类群与本研究创建的本地数据库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 评估NCBI数据库上传序列准确性, 纠正错误, 以便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信息.序列通过GENEIOUS 9.1.8软件(Drummond et al, Airborne eDNA documents a diverse and ecologically complex tropical bat and other mammal community 1 2023 ... 广东省作为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物种新记录的发现对本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兽类新记录36种, 翼手目达28种, 约占广东省翼手目现有种类之半, 包括三叶小蹄蝠(吴毅和彭洪源, Acoustic cognitive map-based navigation in echolocating bats 1 2024 ... 广东省作为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物种新记录的发现对本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兽类新记录36种, 翼手目达28种, 约占广东省翼手目现有种类之半, 包括三叶小蹄蝠(吴毅和彭洪源, 1 2003 ... 传统分类学常依赖于形态学手段, 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存在难度大、标准不统一等缺点, 其中, 翼手目物种多样性高, 部分类群种间差异小, 如菊头蝠属(Rhinolophus)、伏翼属(Pipistrellus)和鼠耳蝠属(Myotis), 存在形态趋同现象(Ruedi et al, A recent survey of bat diversity (Mammalia: Chiroptera) in Macau 1 2013 ...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是由广东省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9市, 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王文静等, 澳门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1 2013 ...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是由广东省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9市, 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王文静等, A New Record of Pipistrellus javanicus (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1 2024 ... The species list of Chiroptera in Guangdong Province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