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更新及分子条形码数据库
廖雅晴, 黄泽锋, 王晓云, 张礼标, 吴毅, 余文华
生物多样性    2025, 33 (4): 24584-.   DOI: 10.17520/biods.2024584
摘要   (263 HTML12 PDF(pc) (464KB)(582)  

广东省是全球翼手目分布的热点区域, 也是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为全面了解广东省翼手目多样性资源现状, 并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本研究以作者研究团队长期本底调查与物种厘定结果为依据, 结合广东省历史记录文献, 对本省翼手目名录进行梳理、订正和更新, 针对性地基于本地标本序列构建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分子条形码数据库。结果显示, 截至2024年7月, 广东省记录翼手目8科24属61种, 物种多样性仅次于云南(8科31属82种), 占我国蝙蝠总物种数的43.2%。其中, 蝙蝠科物种37种, 为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科; 鼠耳蝠属(Myotis)物种11种, 为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属。本研究还运用DNA条形码技术, 主要基于本省组织样品扩增得到的COICytb分子序列数据, 建立了本省涵盖61种翼手类的分子条形码本底参考数据库。这不仅更新修订了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与分布现状, 且所建立的分子数据库能为本省及周边省区的翼手目物种分子鉴定提供准确、便捷的基础数据。


Family

Genus

Species
中文曾用名
Former Chinese name
(魏辅文等, 2022)
曾用拉丁名
Former scientific name
(邹发生和叶冠锋, 2016)
濒危等级
Endangered level
(蒋志刚等, 2021)
IUCN红色名录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24)
参考文献(2000年后新增种) Reference (newly added species since 2000)
狐蝠科Pteropodidae 犬蝠属Cynopterus 犬蝠
C. sphinx
印度犬果蝠 NT LC
果蝠属 Rousettus 棕果蝠
R. leschenaulti
赤褐果蝠 NT NT
假吸血蝠科Megadermatidae 印度假吸血蝠属Lyroderma 印度假吸血蝠
L. lyra
中国假吸血蝠 Megaderma lyra VU LC
蹄蝠科Hipposideridae 三叶蹄蝠属Aselliscus 三叶小蹄蝠
A. stoliczkanus
三叶蹄蝠 NT LC 吴毅和彭洪源, 2005
无尾蹄蝠属Coelops 无尾蹄蝠
C. frithii
无尾叶鼻蝠 VU NT
蹄蝠属Hipposideros 大蹄蝠
H. armiger
大马蹄蝠、普通蹄蝠 LC LC
安氏小蹄蝠
H. gentilis
双色蹄蝠、果树蹄蝠、小蹄蝠 Hipposideros pomona LC EN
中蹄蝠
H. larvatus
LC LC
普氏蹄蝠
H. pratti
NT LC 吴毅等, 2001
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 菊头蝠属Rhinolophus 中菊头蝠
R. affinis
爪哇菊头蝠、间型菊头蝠 LC LC
皮氏菊头蝠
R. pearsonii
LC LC
大耳菊头蝠
R. episcopus
Rhinolophus macrotis LC LC 吴毅等, 2001
贵州菊头蝠
R. rex*
NT EN
清迈菊头蝠
R. siamensis
华南菊头蝠 Rhinolophus huananus NT LC Wu et al, 2008
小菊头蝠
R. pusillus
角菊头蝠、菲菊头蝠 Rhinolophus blythi LC LC
中华菊头蝠
R. sinicus
鲁氏菊头蝠 Rhinolophus rouxi LC LC
大菊头蝠
R. perniger
Rhinolophus luctus NT LC
鞘尾蝠科Emballonuridae 墓蝠属Taphozous 黑髯墓蝠
T. melanopogon
鞘尾蝠、黑胡鞘尾蝠 LC LC
大墓蝠
T. theobaldi
DD LC 周全等, 2012
犬吻蝠科Molossidae 小犬吻蝠属Chaerephon 小犬吻蝠
C. plicatus
皱唇犬吻蝠 LC LC 邹发生和叶冠锋, 2016
犬吻蝠属Tadarida 宽耳犬吻蝠
T. insignis
NT DD 赵娇等, 2015
长翼蝠科Miniopteridae 长翼蝠属Miniopterus 亚洲长翼蝠
M. fuliginosus
狭翼蝠、普通长翅蝠、普通折翅蝠 NT \
大长翼蝠
M. magnater
几内亚长翼蝠、大折翅蝠 NT LC
南长翼蝠
M. pusillus
小折翅蝠、南长翅蝠 NT LC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 彩蝠属 Kerivoula 暗褐彩蝠
K. furva
哈氏彩蝠、泰坦尼亚彩蝠 Kerivoula titania LC LC 李锋等, 2016
彩蝠
K. picta
EN NT
毛翼蝠属Harpiocephalus 毛翼蝠
H. harpia
毛翼管鼻蝠、赤褐管鼻蝠 NT LC 周全等, 2014
管鼻蝠属 Murina 金毛管鼻蝠
M. chrysochaetes*
DD DD 钟韦凌等, 2021
圆耳管鼻蝠
M. cyclotis
NT LC
艾氏管鼻蝠
M. eleryi
艾乐丽管鼻蝠 NT LC 吴毅和彭洪源, 2005
菲氏管鼻蝠
M. feae
\ LC 吴梦柳等, 2017
哈氏管鼻蝠
M. harrisoni
DD LC Wu et al, 2010
中管鼻蝠
M. huttoni
胡氏管鼻蝠 LC LC 周全等, 2011
水甫管鼻蝠
M. shuipuensis*
DD DD 王晓云等, 2016
鼠耳蝠属
Myotis
西南鼠耳蝠
M. altarium
峨眉鼠耳蝠、四川鼠耳蝠 NT LC 张燕均等, 2010
中华鼠耳蝠
M. chinensis
NT LC
索氏鼠耳蝠
M. csorbai
长指鼠耳蝠 Myotis longipes LC DD 张琴等, 2017
大卫鼠耳蝠
M. davidii
小鼠耳蝠 LC LC
毛腿鼠耳蝠
M. fimbriatus*
栉鼠耳蝠 Myotis capaccinii NT LC 邹发生和叶冠锋, 2016
金黄鼠耳蝠
M. formosus
绯鼠耳蝠 VU LC 陈创杰等, 2024
霍氏鼠耳蝠
M. horsfieldii
郝氏鼠耳蝠 LC LC 邹发生和叶冠锋, 2016
印支鼠耳蝠
M. indochinensis
山地鼠耳蝠 Myotis montivagus DD DD 余嘉明等, 2015
华南水鼠耳蝠
M. laniger
水鼠耳蝠 Myotis daubentoni LC LC
大足鼠耳蝠
M. pilosus
大脚鼠耳蝠 Myotis ricketti LC VU
渡濑氏鼠耳蝠
M. rufoniger
绯鼠耳蝠 Myotis formosus VU LC
金背伏翼属Arielulus 大黑伏翼
A. circumdatus
VU LC 张礼标等, 2014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 棕蝠属 Eptesicus 东方棕蝠
E. pachyomus
大棕蝠 Eptrsicus serotinus LC \ 邹发生和叶冠锋, 2016
高级伏翼属Hypsugo 卡氏伏翼
H. cadornae
\ LC Xie et al, 2021
灰伏翼
H. pulveratus
中国伏翼 NT LC
南蝠属 Ia 南蝠
I. io
大夜蝠、长翼南蝠 NT NT 陈毅等, 2013
山蝠属 Nyctalus 中华山蝠
N. plancyi
绒山蝠 LC LC
伏翼属Pipistrellus 东亚伏翼
P. abramus
日本伏翼 LC LC
锡兰伏翼
P. ceylonicus
斯里兰卡伏翼、凯氏伏翼 LC LC
印度伏翼
P. coromandra
暗褐伏翼 LC LC
爪哇伏翼
P. javabucus
NT \ 黄泽双等, 2024
侏伏翼
P. tenuis
小伏翼、印度小伏翼 \ LC 吴毅等, 2001
斑蝠属Scotomanes 斑蝠
S. ornatus
印度斑蝠、大耳皇蝠、大耳黄蝠 LC LC
黄蝠属Scotophilus 小黄蝠
S. kuhlii
高颅蝠 LC LC
大黄蝠
S. heathii
黄蝠、棕蝠 LC LC
扁颅蝠属Tylonycteris 华南扁颅蝠
T. fulvida
扁颅蝠、扁头蝠 Tylonycteris pachypus LC \
褐扁颅蝠
T. tonkinensis
托京褐扁颅蝠 Tylonycteris robustula NT \ 吴毅等, 2014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1 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截至2024年7月, 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共计8科24属61种, 无广东省特有种(表1)。根据翼手目分类系统排序, 依次为狐蝠科2属2种、假吸血蝠科1属1种、蹄蝠科3属6种、菊头蝠科1属8种、鞘尾蝠科1属2种、犬吻蝠科2属2种、长翼蝠科1属3种、蝙蝠科13属37种。蝙蝠科鼠耳蝠属有11种, 为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属。通过对广东省内翼手目濒危等级整理后发现(表1),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蒋志刚等, 2021)收录59种, 其中濒危(EN)等级1种, 即彩蝠(Kerivoula picta), 占全国濒危蝙蝠种数(4种)的25%; 易危(VU) 5种: 印度假吸血蝠(Lyroderma lyra)、无尾蹄蝠(Coelops frithii)、金黄鼠耳蝠(Myotis formosus)、渡濑氏鼠耳蝠(M. rufoniger)、大黑伏翼(Arielulus circumdatus), 占全国易危蝙蝠种数(15种)的1/3; 近危(NT)等级包括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犬蝠(Cynopterus sphinx)等6科14属21种, 占全国近危蝙蝠种数(43种)的48.8%; 无危(LC)共5科14属30种, 占全国42种的71.4%; 数据缺乏(DD)包括2科3属5种, 占全国35种的14.2%。被IUCN红色名录(IUCN, 2024)收录物种合计57种, 包括濒危种(EN) 2种: 安氏小蹄蝠(Hipposideros gentilis)、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 rex), 易危种(VU) 1种: 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 近危(NT) 4种: 棕果蝠、无尾蹄蝠、彩蝠和南蝠(Ia io), 无危(LC) 45种以及数据缺乏(DD) 5种。
广东省作为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物种新记录的发现对本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兽类新记录36种, 翼手目达28种, 约占广东省翼手目现有种类之半, 包括三叶小蹄蝠(吴毅和彭洪源, 2005)、大耳菊头蝠(吴毅等, 2001)、大墓蝠(周全等, 2012)、宽耳犬吻蝠(赵娇等, 2015)以及大黑伏翼(张礼标等, 2014)等(表1), 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为广东省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增添了新成员, 更对揭示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和保护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根据蒋志刚等(2021)的记录, 目前广东省共有44.2%的蝙蝠物种处于近危及其以上等级, 但迄今尚没有任何蝙蝠物种被正式列入中国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也缺乏相对应的种群数量监测和多样性保护的实施(吴毅等, 2004)。因此, 我们提倡蝙蝠研究者尝试多种监测技术如: 环境DNA监测技术(Bohmann et al, 2014; Garrett et al, 2023)、被动声学监测(曹慧等, 2021; Khalighifar et al, 2022)、基于GPS或Sigfox技术跟踪环志等(Goldshtein et al, 2024)与传统的种群调查方法结合, 对本底的蝙蝠多样性及其资源状况开展长期监测, 进一步准确评估蝙蝠物种的濒危等级, 为蝙蝠物种多样性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自Allen (1938)记录17种蝙蝠物种已过去80余年, 国内外翼手目分类学一直在更新发展, 尤其部分种类或类群的有效性或者分类学地位已发生了变动。本文依据《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魏辅文等, 2022)的分类系统, 并参考国际上最新的分类观点, 特别是广东省翼手目近20年的研究成果, 对目前本省蝙蝠物种及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虽然离《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的出版仅两年, 本研究在其记录的物种数量上仅增加了1种, 但包含了7种蝙蝠的有效性变更, 如印度假吸血蝠的分类地位变动, 以及部分物种的中文名、拉丁名以及濒危等级的更新(表1)。其中2024年广东省又新发现了金黄鼠耳蝠和爪哇伏翼, 同时根据本课题组多年来野外调查记录资料以及Handbook对其分布区描述(Wilson & Mittermeier, 2019), 我们目前确认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东方棕蝠在广东省的物种有效性(王应祥, 2003; Juste et al, 2013), 且根据分类厘定的结果对部分历史记录物种予以删除, 包括: 短翼菊头蝠历史记录应是近似种小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误定; 狭耳鼠耳蝠本质上应为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的误定; 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为华南水鼠耳蝠的误定; 普通伏翼并无可追溯的标本与序列, 应为近似种东亚伏翼的误定。
*中国特有种.濒危等级: EN: 濒危; VU: 易危; NT: 近危; LC: 无危; DD: 数据缺乏; \: 未纳入评估 ...
1
2011
... 根据本研究整理的广东省翼手目物种名录, 使用对应物种拉丁名加基因名, 如“Cynopterus sphinx Cytb”于NCBI数据库进行搜索, 共查询收集Cytb序列1,932条, COI序列1,208条.全部下载序列按类群与本研究创建的本地数据库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 评估NCBI数据库上传序列准确性, 纠正错误, 以便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信息.序列通过GENEIOUS 9.1.8软件(Drummond et al, 2011)进行比对剪切, 使用IQtree 1.6.12 (Nguyen et al, 2015)构建最大似然树(maximum likelihood phylogeny tree), 根据各类群矩阵选择最佳进化模型, 通过自展1,000次估计节点支持度来验证各序列有效性, 以明确广东省名录内各物种NCBI数据库CytbCOI序列的上传情况及序列区分度的有效性. ...
Airborne eDNA documents a diverse and ecologically complex tropical bat and other mammal community
1
2023
... 广东省作为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物种新记录的发现对本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兽类新记录36种, 翼手目达28种, 约占广东省翼手目现有种类之半, 包括三叶小蹄蝠(吴毅和彭洪源, 2005)、大耳菊头蝠(吴毅等, 2001)、大墓蝠(周全等, 2012)、宽耳犬吻蝠(赵娇等, 2015)以及大黑伏翼(张礼标等, 2014)等(表1), 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为广东省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增添了新成员, 更对揭示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和保护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根据蒋志刚等(2021)的记录, 目前广东省共有44.2%的蝙蝠物种处于近危及其以上等级, 但迄今尚没有任何蝙蝠物种被正式列入中国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也缺乏相对应的种群数量监测和多样性保护的实施(吴毅等, 2004).因此, 我们提倡蝙蝠研究者尝试多种监测技术如: 环境DNA监测技术(Bohmann et al, 2014; Garrett et al, 2023)、被动声学监测(曹慧等, 2021; Khalighifar et al, 2022)、基于GPS或Sigfox技术跟踪环志等(Goldshtein et al, 2024)与传统的种群调查方法结合, 对本底的蝙蝠多样性及其资源状况开展长期监测, 进一步准确评估蝙蝠物种的濒危等级, 为蝙蝠物种多样性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Acoustic cognitive map-based navigation in echolocating bats
1
2024
... 广东省作为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物种新记录的发现对本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兽类新记录36种, 翼手目达28种, 约占广东省翼手目现有种类之半, 包括三叶小蹄蝠(吴毅和彭洪源, 2005)、大耳菊头蝠(吴毅等, 2001)、大墓蝠(周全等, 2012)、宽耳犬吻蝠(赵娇等, 2015)以及大黑伏翼(张礼标等, 2014)等(表1), 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为广东省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增添了新成员, 更对揭示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和保护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根据蒋志刚等(2021)的记录, 目前广东省共有44.2%的蝙蝠物种处于近危及其以上等级, 但迄今尚没有任何蝙蝠物种被正式列入中国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也缺乏相对应的种群数量监测和多样性保护的实施(吴毅等, 2004).因此, 我们提倡蝙蝠研究者尝试多种监测技术如: 环境DNA监测技术(Bohmann et al, 2014; Garrett et al, 2023)、被动声学监测(曹慧等, 2021; Khalighifar et al, 2022)、基于GPS或Sigfox技术跟踪环志等(Goldshtein et al, 2024)与传统的种群调查方法结合, 对本底的蝙蝠多样性及其资源状况开展长期监测, 进一步准确评估蝙蝠物种的濒危等级, 为蝙蝠物种多样性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1
2003
... 传统分类学常依赖于形态学手段, 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存在难度大、标准不统一等缺点, 其中, 翼手目物种多样性高, 部分类群种间差异小, 如菊头蝠属(Rhinolophus)、伏翼属(Pipistrellus)和鼠耳蝠属(Myotis), 存在形态趋同现象(Ruedi et al, 2013), 给物种鉴定带来了挑战.分子条形码技术作为新的物种鉴定方法, 可从遗传层面实现快速且准确的物种识别, 同时为理解物种的边界、系统发生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见解(Hebert et al, 2003; Kress, 2017).随着分子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物种的序列被共享, 研究者们大量的使用这些序列来协助物种鉴定.但值得注意的是, 参考物种序列鉴定错误、地理种群差异较大等问题, 均会导致物种鉴定错误, 或导致潜在亚种提升为种等问题.因此, 理想化的场景应当是有针对性地构建DNA条形码参考文库, 尤其是基于本地物种资源和准确的物种厘定信息(Jeremy et al, 2011). ...
A recent survey of bat diversity (Mammalia: Chiroptera) in Macau
1
2013
...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是由广东省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9市, 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王文静等, 2020).大湾区蝙蝠物种名录主要参考: 《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魏辅文等, 2022)、《广东陆生脊椎动物分布名录》(邹发生和叶冠锋, 2016)、《香港陆上哺乳动物图鉴》(石仲堂, 2006)及《澳门翼手类多样性调查》(黄继展等, 2013)等相关文献(附录1)以及本课题组历史调研情况. ...
澳门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1
2013
...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是由广东省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9市, 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王文静等, 2020).大湾区蝙蝠物种名录主要参考: 《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魏辅文等, 2022)、《广东陆生脊椎动物分布名录》(邹发生和叶冠锋, 2016)、《香港陆上哺乳动物图鉴》(石仲堂, 2006)及《澳门翼手类多样性调查》(黄继展等, 2013)等相关文献(附录1)以及本课题组历史调研情况. ...
A New Record of Pipistrellus javanicus (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1
2024
... The species list of Chiroptera in Guangdong Province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