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与《昆蒙框架》的协同与差异
姜雪原, 徐嘉忆, 盛学敏, 朱源
生物多样性    2025, 33 (3): 24575-.   DOI: 10.17520/biods.2024575
摘要   (191 HTML2 PDF(pc) (832KB)(97)  

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NBSAP)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执行机制。本文从战略、行动、保障措施3个层面对比分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简称更新版中国NBSAP)与《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的协同和差异。对比发现, 更新版中国NBSAP在战略层面与《昆蒙框架》一致, 都以“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治理最高目标, 同时中国基于国情提出阶段性目标和指导原则; 在行动层面, 两者的行动目标整体协同程度较高, 差异主要体现在目标量化程度、目标优先级、行动方向、行动核心要素等方面; 在保障措施层面, 更新版中国NBSAP从国家维度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 呼应《昆蒙框架》的同时做出更为具体的安排。更新版中国NBSAP与《昆蒙框架》的协同可以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实践与国际接轨。两者的差异反映出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存在提升空间, 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其中,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优先行动旨在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难题, 围绕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的多种服务和产品的价值建立一套评估和转化体系, 使其可衡量、可交易、可变现, 进而激励企业和市场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 使资金流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为生物多样性在经济系统的主流化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 对更新版中国NBSAP的落实和优化提出建议, 以期助力《昆蒙框架》执行进度的全球审查进程。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1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优先行动与《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行动目标对比分析结果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本文以目标的一致性与行动要素的匹配程度为基本标准对行动目标予以分析(附录1)。分析结果综合专家组的独立评估结果和商讨共识, 最终将协同程度(a)划分为4类, 即高(a ≥ 90%)、较高(70% ≤ a < 90%)、中等(50% ≤ a < 70%)和低(a < 50%) (图1)。协同程度高表示两者的目标方向一致, 且行动核心要素匹配程度达到90%及以上; 协同程度较高和中等表示两者的目标方向较为一致, 且行动核心要素匹配程度分别在70% (含)-90%之间以及在50% (含)-70%之间; 协同程度低则表示目标层面不一致且行动核心要素匹配程度低于50%。
尽管如此, 更新版中国NBSAP与《昆蒙框架》中的10个行动目标协同程度高, 另外有4个协同程度较高, 4个协同程度中等, 5个协同程度低(图1)。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