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肖治术, 王玉山, 张知彬 %T 都江堰地区三种壳斗科植物的种子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0 Journal Article %D 2001 %J 生物多样性 %R 10.17520/biods.2001055 %P 373-381 %V 09 %N 4 %U {https://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rticle_8074.shtml} %8 2001-11-20 %X 于2000年9月~12月,在都江堰地区对原生林和次生林中3种优势壳斗科(Fagaceae)植物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基于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测定的种子虫蛀率、种子存活率、脊椎动物捕食率和种子发霉率的估计方法。结果表明:①种子雨持续时间较长,3种壳斗科植物种子雨的高峰期在原生林和次生林中略有差异;② 3种壳斗科植物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平均密度不大。在原生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枹树(Q. serrata)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下落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3±3.85个/m2,6.5±17.43个/m2和1.9±5.21个/m2;而在次生林则分别为2.4±3.47个/m2,6.5±13.55个/m2和0.3±1.35个/m2;③土壤种子库中,栓皮栎在原生林中没有存留完好的种子,而在次生林的落叶层中存留有少量完好的种子(0.15±0.37个/m2); 枹树在原生林和次生林中都存留有少量完好的种子(分别为0.20±0.70个/m2和0.10±0.31个/m2)和少量萌发种子(分别为0.50±1.82个/m2和0.20±0.89个/m2);但在土壤中未发现有栲树的种子。绝大部分的种子存留在落叶层,而存留在0~2 cm和2~10 cm 土层中的种子极少;④定量测定了发霉、虫蛀和脊椎动物捕食对2种壳斗科植物种子命运的影响,发现脊椎动物捕食是影响种子库的主要因子;虫蛀率虽增加种子的发霉率,但同时也减少脊椎动物捕食率;种子较大的栓皮栎种子的存活率低于种子较小的枹树种子的存活率